作者:郝蕊 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8/13 10:23:16
选择字号:
打造导师队伍:北工大“十年磨一剑”

 

北工大研究生导师培训自2001年开始实施,于2006年起纳入全校人事部门岗位培训计划。

■本报通讯员 郝蕊 记者 陈彬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而研究生导师的素质则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关键所在。然而,近年来国内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中频频发生的导师失德、失范行为警示着我们,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依然是高校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此,10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围绕研究生教育,特别是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催生研究生院引领效应

北工大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1985年,该校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新世纪以来,北工大研究生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年招生数量从1996年的150人,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2000余人;导师队伍数量也随之从1996年的19名博导、187名硕导,发展到2014年的270余名博导、970余名硕导。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加速了北工大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于2011年3月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忠占表示,作为一所高水平大学的研究生院,其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服务内容,无时无刻不在向外传递着科研与治学的态度。这要求研究生院不仅要根据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调整好学科结构,建设国际领先水平的重点学科,更要认真抓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弘扬严谨创新的学术精神,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引进一批学术大师和杰出人才。

“毋庸置疑,任何改革与探索都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实践调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改革中少走弯路。”在张忠占看来,这一观点不仅体现在探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创新方面,更体现在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和服务之中。研究生院有责任、有义务在严格管理、自律办学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正如初时所愿,经过4年有余的建设,北工大研究生院组织结构优化的有效作用,在研究生教育的具体业务层面和研究生教育的精神层面交相呼应。

系统化培训铺平导师成长路

一册近乎300页的研究生培训手册,是对北工大研究生导师培训最为生动的记录。北工大研究生导师培训自2001年开始,于2006年起纳入全校人事部门的岗位培训计划,并列入北京市人事局师资培训中心的“师资培训计划”,成为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支持的重点项目之一。

不同于突击性的培训,历时三个月的系统化导师培训,立足于帮助新导师认识导师岗位职责要求的品德和能力,了解培养过程关键环节、最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精心设计大会报告、政策解读、学术与研究生培养经验交流、研究生教育常规应知应会测试等系列培训内容。近9年来,该校累计举办24场高水平主体报告、50场政策解读,还邀请了23位经验丰富的研究生导师介绍经验,组织若干场学院新老导师交流座谈。

数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高荣在2010年曾作为新增硕士生导师参加培训,时隔4年,他又作为新增博士生导师参加了培训。他的体会是,经过对两届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再次参加培训,更具针对性,收获更大。

“原来我总以为,只要学术水平高,就可以成为合格的博士生导师,但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博士研究生导师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研究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学识和品德的影响更加深远。”电控学院博士生导师孙光民在导师培训感受中这样写道。

“作为导师,要提高自身的师德魅力与学术水平,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明确的目标去培养研究生,也要科学合理地平衡理性和感性思维,营造师生和谐共赢的良性关系,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今后,要更加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 新导师培训结业仪式上,经管学院副研究员乔小勇道出了所有研究生导师们的心声。

“组合拳”营造优秀成长环境

导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在于优秀的师德和高水平创新能力。导师年报制度、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青年导师国际化能力发展计划等多样化激励机制的支撑,让北工大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打出漂亮的“组合拳”,为青年导师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据介绍,导师年报制与《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报告》堪称北工大研究生教育的两杆标尺。学校通过对导师年报数据的深加工,横向比较各学院、学科的整体实力和导师之间的个体差异,分析存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为学校指导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提供政策依据。而每年形成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报告》既是对研究生论文质量的评估,又是对学科和导师育人水平的评估。

基于对研究生导师岗位的管理,北工大又制定《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将导师的考评结果与导师的聘任、奖励及招生名额挂钩,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体现在推荐评优、优先晋级、表彰鼓励等荣誉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增加招生名额、增加推优名额、论文免检和给予科研预研经费等方面。特别是对优秀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根据其科研方面的成就,及时吸纳到硕士导师队伍中,鼓励优秀青年教师从事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

截至目前,该校已有来自12个学院的27名中级职称青年教师破格成为研究生导师。机电学院教师刘秀成是今年破格成为研究生导师的一分子。“能够破格进入研究生导师行列,这实在是一种荣耀,相信这也会帮助我们更快地确立研究方向,努力做好高水平科研,提前思考人才培养方式。”刘秀成说。

 

《中国科学报》 (2015-08-13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