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
2月3日,英国下议院以382票赞成、128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一项基因治疗技术,即所谓线粒体替代或“一父两母”的人工受精技术。该技术有助于减少下一代患某些严重遗传疾病的风险。由于技术涉及到伦理道德,该事件引发了巨大争议。
质疑:
这项技术是否可行?它是否会将捐赠者的基因遗传给被捐赠者的下一代?又是否存在公众担忧的伦理问题?
释疑:
目前,大约每650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人患有严重线粒体缺陷,临床表现为脑损伤、肌肉无力、视神经萎缩、耳聋、心脏病、肠道功能紊乱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英国相关技术研究人员表示,当前对线粒体疾病尚无任何有效疗法,医务人员能做的只是不让疾病由母亲遗传给孩子。“这种技术具有可操作性,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奈的方法。”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授、世界卫生组织遗传病社区控制合作中心主任黄尚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技术其实是帮助一些个体进行生育的手段。
“这个案例表明科技进步已经达到可以帮助个体病人解决病痛的阶段,这对很多家庭来说是好事,对下一步科学发展、医学进步也是有益的,应该鼓励。”华大基因战略规划委员会主任朱岩梅告诉本报记者,正如最近美国药监局授予“地中海贫血基因治疗”突破性疗法认定资格一样,这是两件事的相似之处。
据了解,这项技术共有两种实施方法。第一种是把母亲和女性捐赠者的卵子同时与父亲的精子受精,形成两个受精卵,然后从母亲的受精卵中取出细胞核,植入被取出细胞核的女性捐赠者的受精卵中,就形成了健康的受精卵。
“这样的做法很困难,因为受精后再操作很难掌握时间点。”黄尚志表示,受精以后,受精卵就开始“转”了,要把它固定住很难。他强调,还须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把女性捐赠者的受精卵中的细胞核及时取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种是从母亲的卵子中取出细胞核,植入一个拥有健康线粒体但细胞核被取出的女性捐赠者的卵子里,这样形成的卵子再和父亲的精子结合,就形成了健康的受精卵。在黄尚志看来,这种方法更为可行。“在受精之前就进行‘搬家’,更利于操作。受精之前就进行置换,抛弃的其实是母亲卵子的胞浆和外壳以及女性捐赠者卵子的细胞核。”
对于以上两种方法的争议点是:通过“一父两母”人工受精技术出生的婴儿会携带女性捐赠者的基因,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从而引发伦理争议。
对此,黄尚志表示,“一父两母”的叫法并不严谨,该技术在科学上的称呼是“胞浆置换”,“其实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把女性捐赠者的基因遗传给了下一代,而应该只是携带了女性捐赠者的线粒体DNA基因,以维持线粒体代谢”。同样,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研究人员舒赫拉特·米塔利波夫也表示,有些人做过肝脏、心脏或是血液移植,他们就会有外来的基因,不能因为这样就说他们拥有很多父母。
线粒体常常被比作身体的“热电厂”,其主要作用是给人体提供热量和能量。专家指出,这项技术其实只是把女性捐赠者的“热电厂”搬过来,置换了母亲身体中有问题的“热电厂”,就好像手机换了电池一样,功能主板仍然来自父母,因此不会对孩子的智力、身高、眼睛颜色等遗传性状(包括疾病)产生影响,女性捐赠者提供的只是正常的线粒体基因,而对细胞核内的人类基因组主体没有任何扰动,并不存在伦理问题。
在朱岩梅看来,这项技术是科技进步对传统观念的一次挑战。她认为伦理是生产关系的一部分,生产关系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反过来,生产关系的变化也会推动生产力。“这些新技术应用之后,又会给医学界带来新的认识,如果仅是因为传统观念、伦理道德而不能够接受它,就会阻碍新技术的发展。”朱岩梅说,传统观念最终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产生改变。
“伦理道德方面完全没有必要担忧。”黄尚志说,真正应该担忧的是在形成“二加一”这个实施过程中的“一”应该怎么样去按照伦理学原则得到,这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