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的开放获取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契合现实需求,符合未来方向
●开放获取背后同样隐含着科研实力的比拼,当前,国内依然存在许多挑战
●打造一流期刊,形成高水平的作者群,进一步提升我国已有成果的影响力
■本报记者 冯丽妃
在《天方夜谭》的神话故事里,阿里巴巴用一句“芝麻,开门!”打开了四十大盗的宝库。而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想挖掘出各个科研领域最新的科研论文,只需轻敲鼠标。做到这一切,只需要一个平台——开放获取。
5月28日,英国自然出版集团(NPG)与中科院电子所举行合作仪式,双方将于2015年推出新的开放获取在线期刊——《微系统与纳米工程》,该刊将于2015年3月在《自然》官网正式上线。
“开放获取不仅针对资料,还有信息和科研成果,它可以让科学研究的周期大大缩短,把知识迅速地传播给公众和决策者,可以大大推动科研的可持续发展。”中科院院士吴国雄说。
然而,我国在开放获取期刊数据库DOAJ中的排名仅为三十开外。
专家指出,这与当前中国作为一个科技大国的地位并不相称,中国若想赶超,就需要建设成熟的体系和完备的机制,其核心在于观念的改变和资金的支持。
比拼科研实力
随着科技界的呼声越来越高,论文的开放获取已作为一项紧迫任务被提上议事日程。
5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全球研究理事会2014年北京大会开幕式致辞时说,“科学知识的开放获取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这契合现实需求、符合未来方向。”
与此同时,中科院和基金委近期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称,中科院承担的各类公共资助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部或部分资助的科研项目,其论文都需在发表时存储到相关知识库,并于发表后12个月内开放获取。
事实上,开放获取的背后同样隐含着科研实力的比拼。
“开放获取代表着历史潮流,国外已经预先做到了这一点,如果我们现在不遵守游戏规则,就可能会落后挨打。”中科院电子所学报编辑部主任刘团结说。
不过,《微系统与纳米工程》执行主编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机械工程教授崔天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当前,国内的开放获取依然存在许多挑战。
“与一些先进国家比较,国内传统上习惯小作坊式的发展,不太愿意开放生产和工作,这与社会化大生产是不协调的。所以开放获取就像俗话所说的,要大胆地把小作坊打破,实现协调发展。”吴国雄说。
打开宝库大门
“开放获取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各种媒体都可以使用;其次,它可以使传播的节奏加快。对于读者来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国际同行的研究成果,占领了制高点,是未来学术出版的主流方向。”刘团结说。
同时,开放获取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科研上的重复立项,通过开放获取调出已经发表的科研成果,可以让已资助过的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一目了然地呈现在面前。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打造一流的期刊,而且还希望通过高水平的专家团队吸引高水平的作者,然后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引导全国相关学科的发展。”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电子所所长吴一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所有研究论文一经发表,即可供全球读者在线免费阅读。论文在被接受时收取论文处理费用,作者可选择知识共享协议提供的一系列著作权授权方式。”《自然》杂志执行主编暨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地区总监尼克·坎贝尔表示。
刘团结表示,开放获取可以扩大文章和期刊的影响力,在这种新的学术出版技术或方式上,我国并不比国外落后多少年,可以追上去,并做出新的突破,提升我国已有成果的影响力。
谁来出这个钱
然而,在当今中国开放获取并非一路坦途,由于开放获取相当于把一部分的出版成本转嫁给了作者,其最大的挑战就是:谁来出这个钱?
“开放获取所需的费用均由作者或是作者所在的单位来支付。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和付费能力去选择相应的传播方式。”崔天宏说。
事实上,国际上已有成熟的规范和统一的管理标准。在欧、美、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把出版费列为科研的项目经费之一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发表文章就是要大家看的,不传播文章就会死亡,对基础研究来说,尤其如此。”崔天宏说,当前,国内也需要跟上国际发展潮流,扭转一下认识。
吴国雄认为,“国内很多期刊这几年进步都很大,但目前整个科研环境仍需要改变,以前是评估体系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现在的关键是,我们要把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
《中国科学报》 (2014-05-29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