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握文 于冬阳
如果让时光回到28年前,他还只是一所师范学校毕业的中专生。为了那个绿色的梦,在做了7年“孩子王”之后,他终于走进了我国军事高科技学府的殿堂——国防科技大学。
从硕士到博士,从助教到研究员、“天河”超级计算机主任设计师……在追逐梦想的强军兴国征途中,他一次次华丽转身,身后留下一行闪光的足迹: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国防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作为“天河”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主力干将,为“天河”超级计算机三次夺得世界超算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位有着不寻常经历和不俗业绩的“追梦者”,就是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杨灿群。
杨灿群从小在农村长大,像许多农村孩子一样,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参军和上大学。初中毕业时,他遵从父亲意愿,考上了当地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杨灿群成为了一名乡村小学教师,那一年,他才17岁。
一边教学,杨灿群还一边报名参加了计算机应用专业自学考试。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还是稀罕之物,杨灿群的上机操作被安排在了国防科大,这使他有机会走进这所军中名校,了解到这里就是我国第一台“银河”亿次巨型机的诞生地。正是这次上机操作,深埋杨灿群心中的参军梦、大学梦又一次被“激活”了——报考该校的研究生。
有梦想就有前进的方向,当杨灿群努力要使梦想变成现实时,希望也在向他招手。虽然经历了一次考研失利,但伴随着1992年那个“春天的故事”,杨灿群终于以本科同等学历的资格考入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攻读硕士学位。3年后,他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
从当年看到“银河”巨型机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门外汉”,正式成为了“银河”巨型机研制的科研人员,杨灿群朝着梦想又向前跨了一大步。
从考入国防科大那一天起,杨灿群几乎一步登天地进入到我国乃至世界最高水平的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开始从事最先进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对此,他的总结是:“我赶上了好时代。”
很快,杨灿群便在计算机编译系统研究领域崭露头角。近20年来,杨灿群参与承担了以“天河”超级计算机为代表的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课题攻关,“天天白+黑”“周周5+2”成为了他的工作常态。辛勤的付出换来丰硕的果实,在“天河”团队里,杨灿群与大家团结协作,集智攻关,一步步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技术推向国际最前沿。杨灿群与团队成员共同创造的科技奇迹表明,他们没有辜负这个时代。
面对记者的采访,杨灿群显得有些腼腆和拘谨。他说:“我只是团队中的一员,做好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如果说有什么体会的话,那就是不论工作有多累,攻关有多难,我从未停止追逐梦想的脚步。”
作为“天河一号”“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编译系统的主任设计师,杨灿群所负责的工作与其他系统一样,任务的繁重与攻关的难度都前所未有,而他同样以前所未有的创新勇气和拼搏精神,与团队成员一路过关斩将,奋力前行。
“天河”超级计算机之所以拥有全球最快的运算性能,其奥秘就在于它独创的CPU+GPU异构体系结构。然而,这一全新的异构体系带来的是一系列重大技术瓶颈,杨灿群碰到的难题是如何提高GPU的计算效率。因为GPU的特点是进行图形和视频处理,现在要将它和擅长运算的CPU组合在一起进行计算,不仅编程很难,计算效率也很低,国际上公认的计算效率最高只有20%。
创新的关键,就在于怎样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为此,杨灿群和课题组成员把自己封闭起来,开始长达4个月的攻关,平均每天要进行上百次的实验。“早上一起床就开始干,一干就是一整天,晚上睡觉一闭上眼睛,屏幕上的数据还在脑海里滚动。”在经过了8万多次实验与性能优化后,终于发现了GPU的内在规律,找到了提高计算效率的突破口,使GPU的计算效率达到了70%,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正是这个奇迹,不仅印证了他们首创的CPU+GPU异构体系结构完全可行,更使“天河一号”“天河二号”以无与伦比的优异运算性能3次夺得世界第一,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
如今,已担任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副所长的杨灿群更忙了。眼下,他正与团队一起开展“天河二号”二期系统的性能优化与推广应用工作。他告诉记者,明年有望将“天河二号”运算速度再提升1倍,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征途中,“中国速度”也会越来越精彩。
《中国科学报》 (2014-05-22 第6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