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甘晓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4-11 8:05:02
选择字号: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仍须谨慎评价
 
■本报实习生 倪思洁 记者 甘晓
 
4月6日,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农业转基因技术风险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研究指出,在转基因技术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的机遇期,我国应加强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加快推进其产业化进程。
 
Bt转基因棉花是我国第一种投入商业种植的转基因棉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吴孔明带领团队对Bt转基因棉花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其中,“Bt转基因棉花种植促进对害虫的生物控制”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吴孔明指出:“这项基于生态学的研究表明,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为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生态评价提供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安全评价仍须持谨慎的态度。”
 
“大尺度”的研究
 
历时20余年,团队总人数30余人,吴孔明用“大尺度”、“长时间”来形容这项研究。
 
1997年,Bt转基因棉花投入商业化生产。
 
2005年,该项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陆宴辉开始采用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将研究从对现象的随机调查,扩展到对内在机理的揭示。
 
他们发现,上世纪90年代前,因为使用农药,害虫抗药性增强,天敌被农药杀死,导致生态调控能力越来越弱。种植转基因棉后,天敌种群不仅受到保护,还会分布在不同作物的田间捕食其他害虫,其他作物系统的天敌数量也上升了,整个生态系统的控制能力便增强了。
 
这是景观生态学,作为生态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在国际上首次被应用于对Bt作物生态服务功能和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
 
最终,他们的研究成果刊发在2012年7月的《自然》杂志上。“做这么大规模、长期的实验,能够反映出自然界实实在在的变化,而不是某一点或某一片的变化,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价值所在。”吴孔明说。
 
技术综合保安全
 
“这项研究成果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证实了转基因作物对生态控制有贡献,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对环境生态存在风险。”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教授肖显静说。
 
2010年5月27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吴孔明研究团队关于盲蝽蟓的研究。研究显示,Bt棉种植地的害虫盲蝽蟓急剧增加,取代棉铃虫成为主要害虫。
 
不过,研究人员表示,转基因作物造成的次生危害,与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系统的良性控制并不矛盾。
 
“转基因作物把害虫消灭了,盲蝽蟓就逐步形成新的问题。现在盲蝽蟓是棉植地最主要的害虫,但是跟棉铃虫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陆宴辉说。
 
“任何技术都不是万能的,不能指望能够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问题,研究和评估也是一样。要达到生态的平衡,转基因技术还应该和其他技术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理体系。”吴孔明表示。
 
商业化推广要慎重
 
“这项研究成果可以推及研究同类的Bt玉米、水稻、大豆等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学影响。”吴孔明说。
 
不过,Bt玉米、水稻、大豆等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至今迟迟没有大规模开展起来。
 
对此,陆宴辉表示,这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问题。“我认为我们的转基因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但转基因问题的确涉及到多方面安全评价的问题。”他说。
 
吴孔明表示,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涉及生产、种植、消费、外贸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对商业化的每一个环节作安全评价。
 
因此,专家们认为,每一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都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细致全面的研究。
 
“推广要慎重。”肖显静认为,中国地域差异性较大,加之我国的安全管理体系较弱,更需要作具有说服力的安全评价。
 
《中国科学报》 (2013-04-11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