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1-14 7:54:23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报:大雾何成“大污”

 
上图为1月13日,北京市民戴着口罩出行。CFP供图
■本报记者 潘希
 
1月13日,笼罩我国中东部的雾霾仍在继续。而此前一天,中央气象台已将大雾预警升级为黄色。
 
北京市气象台1月13日10时35分发布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而监测显示,1月13日上午10时左右,北京地区的能见度在600~800米,东部地区能见度更差,部分路段能见度小于500米。
 
自1月5日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四川盆地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1月10日起,我国中东部地区及四川盆地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
 
然而,雾锁大地,并不都是良辰美景,也可能是污染和不适。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大雾何成“大污”
 
雾霾挥之不去,这对北京糟糕的空气质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近些天,北京PM2.5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几乎所有区域仍被意味着最严重污染的“褐红”所覆盖。到1月13日下午,北京PM2.5指数最高站点已接近600。
 
其实,让人感觉窒息的PM2.5,并不只是北京的烦恼。最近,从华北到江浙再到四川盆地,普遍是大雾弥漫。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冷空气势力较弱,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风力较小,大气层结稳定等因素,都有利于湿空气饱和凝结,形成大雾。
 
“在这种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马学款说。
 
雾霾天气使空气质量明显降低,但如果没有PM2.5等因素,大雾不会变成“大污”。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北京由汽车尾气和燃煤排放等转化而来的硝酸盐和硫酸盐等污染物质,这两天已增加了10倍甚至20倍。
 
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柴发合表示,此次污染过程十分严重,是一种极端的污染过程。“近几年1月份真是不常见。”
 
“这种极端的情况,全国各地都有,不管有多少汽车、多少工业,排污染最重的前十的城市都是这样,连武汉都排在了前十,污染非常重。”柴发合说,虽然气象是客观因素,但人类活动的因素也不能忽视。这样的极端污染过程,说明污染物的排放已经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
 
“毒”气何时散去
 
雾的形成是由于白天气温回升水汽蒸发,而入夜后近地面的水汽再次凝结而成。所以,如果无明显的扰动,雾气很难被带走。
 
“现在出现的低能见度的情况,基本上都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说。
 
根据预测,从目前的天气形势分析来看,未来两至三天,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的冷空气势力仍然较弱,大气环流形势有利于雾霾天气出现和维持。华北平原,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部分地区,夜间到上午仍会出现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
 
“由于冷空气比较弱,四川盆地、华北平原的雾霾天气还要持续几天。”马学款说,从1月16日开始,有一股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将会自北向南逐渐消散或者明显减弱。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彤表示,如此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导致的污染物累积很难因为一两项措施就出现明显改善,但北京市此前已经出台的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必须提前执行、严格执行。
 
据了解,北京市在2012年年底出台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方案将空气重污染日分为重度、严重、极重,分级采取相应的污染应对措施。
 
科技能否担当
 
针对治理雾霾天气的科技手段,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表示,目前,人工驱雾的技术尚不成熟,大范围内驱雾还实现不了。
 
“人工驱雾主要是通过在空气中喷洒液氮或者干冰,最终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落下来。”孙继松说,此前,有人在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等地点做过实验,人工驱雾的方法只能短时将这一路段的雾气消散,但附近区域的大雾很快就会弥漫过来,成本高且效果不佳。
 
其实,雾霾污染也曾困扰伦敦。为摘掉“雾都”的帽子,英国人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努力治理空气污染。
 
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雾日”年均多达50天。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此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针对各种交通污染、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
 
在科技手段上,上世纪80年代,伦敦市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上使用一种钙基粘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粘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目前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相关项目已立项,有望为最终解决大气灰霾问题提供关键思路。
 
 
《中国科学报》 (2013-01-14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