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祝魏玮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9-19 3:3:33
中科大副校长许武:所系结合是创建一流大学的法宝

 

如果一种办学模式使一所大学自创办之时起就奔向了一流,那这种模式不可谓不是他们的“法宝”。
 
在中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许武的眼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就是他们的“法宝”。
 
自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以来,中科院创造性地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模式,集中全院力量和科研优势支持中科大办学,促进教育与科研相结合,形成中科大和研究所相互支持、密切合作的优良传统。50年来,从为“两弹一星”培养人才到“千分之一的本科毕业生成为院士”,再到6次入选十大科技进展……在这种办学模式的指引下,中科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历史脉络:从“地缘优势”到“合作双赢”
 
中科大的诞生具有鲜明而深刻的时代背景。20世纪50年代,是以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激光、生物技术、航空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的快速生长期,科技进步为人类展现出一个全新景象。
 
中科院于1958年诞生了制造人造卫亟须补充优秀的后备力量,而当时从高校分配的毕业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需要。
 
许武说,利用中科院的自身优势,创办一所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尖端技术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学,就成为当时中科院领导和许多科学家的共同构想。这个背景促成了整合中科院全部资源办学的理念,这就是“全院办校、所系结合”。
 
创办伊始,中科大在专业设置中就有紧密与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相连接的高起点,把中科院承担的国家科研任务与中科大的建设相结合。此外,郭沫若亲任校长,在中科院担任所长或副所长的赵忠尧、施汝为、郭永怀、吴仲华、顾德欢、武汝扬、钱学森、杨承宗、侯德封、华寿俊、华罗庚、贝时璋、赵九章等著名科学家担任了中科大各系的主任。
 
实力雄厚、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使得中科大一诞生就以人才荟萃、群星璀璨而盛极一时。他们及时把最新科技成就和科研前沿课题传授给学生,并承担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讲义、指导学生论文等工作,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中科大的学生在高年级都能投入到研究所的实践之中,较早接触到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使得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极大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许武表示,进入新世纪,中科院为支持中科大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和促进研究所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积极推动中科大与研究所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我们也在积极思考如何将中科大与研究所的合作由行政推动转变成为双方的自觉行动。在第二次创业阶段,中科大与研究所的一些持久合作关系之所以得以延续,实质上是建立在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基础上。
 
2003~2007年间,中科大先后与院属全部12个分院以及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13个科研院所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在系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推进资源共享。聘请了17位研究所负责人或院士兼任相关院系领导,聘请了200多位兼职博士生导师和一批兼职教授;与15个研究所共建了14个联合实验室……
 
凸显一流大学视野与胸襟的办学模式
 
绿色化学联合实验室结合了中科大在有机化学方面的学科与理论优势和上海有机化学所在化学合成方面的技术优势,合作开展长江中下游的环境污染监测与综合治理;网络传播与控制联合实验室综合了中科大的学科与理论优势和声学所的技术与工程优势,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重大专项“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等重大科研项目;大连化物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学明和张东辉领导的研究小组与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在分子动力学方面开展合作,发现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在氟加氘反应中完全失效,成果入选了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南迁合肥之后,中科大地缘优势不复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推动也不再是最有力量的支持。
 
许武说,经过多年的探索,中科大与研究所总结出一些有利于双方“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合作模式和机制、体制,特别是通过共建科研平台、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实现了以项目带团队、以项目培养学生的模式。中科大与研究所之间的关系,逐渐转变成为由机制、体制推动,符合双方内在需求的新型合作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大虽然在“所系结合”上有独特的“先天优势”,但中科大与科研结合的办学模式正在从中科院系统向社会扩展。建立和国家地震局、国家气象局、总装备部所属研究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国家消防局、中国原子能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的一系列合作关系。
 
许武说:“今天,以双方内在需求推动的‘所系结合’已经不再局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托地缘优势开展的系统内合作,我们将合作的视野更多地扩展到院外的重点科研单位。我们必须看到,整个社会的研究力量更为强大、空间更加广阔。与院外系统开展的合作,有助于我们打开视野,吸收更加丰富的办学资源和文化。”
 
摸索出了建设一流大学的客观规律
 
莫斯科国立大学校长Viktor Antonovich Sadovnich指出:“我们面临的社会是一个知识以及教育同步的社会,要让大学更好地对于社会和未来进行研究,为人类发展提供更好的建议。大学的环境应该是致力于促进创新,鼓励年轻人更多地进行创新性的研究。”
 
许武认为,研究型大学与科研机构有机结合、合理分工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强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是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科研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主要发挥骨干与引领作用,而大学主要发挥基础作用和生力军作用。在科研上,科研机构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开展定向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以及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公益性创新。而研究型大学更适宜于从事以自由探索为主的基础前沿研究,促进以多学科综合、交叉。
 
在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的今天,提高办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快”必须建立在“好”的基础上,这就要通过与科研结合使教育处于科技前沿,始终符合时代的最新需求。
 
实践证明,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规律。研究型大学通过与科研机构相结合,有利于瞄准科技前沿开展创新活动,使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当前,办学资源处于一种三维结构的状态,即有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公共资源,办学资源开发管理已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课题,而实现资源共享,就要实行开放式办学。一所大学完全依靠主办者的投资是很难办出高水平大学。中科大的办学规模不大,自身拥有的办学资源并不是很丰富,但是,通过与科研结合来实现资源共享,又使中科大的实际可用资源令人羡慕,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作为新型的办学模式,使中科大实现了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它不仅在实践上有力地促进了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而且,这些实践经验也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内涵。
 
传承了母体的优秀文化
 
1968年12月5日,中科大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郭永怀从青海试验基地赴北京汇报,飞机降落时发生坠毁事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保护了热核导弹的绝密材料。他也是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被称为永不陨落的“两弹之星”。他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就保存在学校校史馆。
 
上世纪60年代,一大批中科大毕业生直接被选派到西部,从事核武器和导弹的研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默默无闻地为国家、民族奉献了一辈子,甚至为祖国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直到今天,中科大仍然在向国防科技战线继续输送优秀人才,例如:五十年后,“龙芯”领军人物胡伟武、“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光学成像探测系统指挥相里斌等中中科大毕业生也在各个领域实践“科教报国”的理想。
 
许武说,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引领社会精神、形成独特魅力的源泉,也是创建一流、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中科大诞生于中科院母体,先天性地带来了研究所的优秀文化基因。中科院“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和“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院风与中科大艰难曲折的办学历程结合在一起,在中科大的土壤孕育出独特的“中科大精神”。
 
实践证明,“全院办校、所系结合”不仅是中科大建设和发展的成功法宝,也是研究所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是中科院教育创新的宝贵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时报》 (2008-9-19 热烈祝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50周年)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