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顾晓鸣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8-26 6:38:5
奥运值得大学反思:该以谁为中心
 
正当中国的体育健儿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夺金摘银,显示“世界一流”的时候,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了世界大学的排行榜,说是中国大学没有一家是进入世界100强的,由此引发了主流媒体的评论纷纷。
 
把大学与体育比听上去很唐突,但仔细一想,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教育,重视“六艺”,身心兼修,始终把“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点,如果我们可以把“平天下”比喻成争得“世界一流”,那么两者又是那样的有可比性——如何出世界一流的成绩,要遵循同样的“长成”过程。
 
我国有许多运动项目原先几乎毫无基础甚至毫无知识,连怎么“玩”都不会,遑论训练课程设计和运动员饮食起居锻练健康的管理了。这样一个知识系统的课题,其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过程,实在与大学里许多新兴学科的成长是十分相像的。
 
不少项目请了洋人来做教练,或派运动员到国外训练两年(刘子歌),运动员(程菲)某一环节不强,专门请了外教……开放和改革促成了这些项目超常规地发展。显然,这样的过程我们在大学都有所经历,改革开放30年,大学的开放其实比体坛更甚,人员的流动,教材和参考书的引进,重点学者的奖励比对教练的奖励强度都要大得多。但中国大学却不能像很多体育项目一样做到世界一流,问题在哪里呢?
 
目前人们正从各方面加以分析,寻找症结,我这里提供一个视角。
 
我在回答记者关于本届奥运会有那么多的90后取得金牌的原因时,明确地说,作为改革开放环境下成长的80后、90后比人们想象的有更好的素质,有前所未有的表现。别的不说,他们自幼不间断的严格训练经历(哪怕是“应试教育”)是40后50后60后都不可比拟的,他们又是在一种开放的青少年文化中长大,具有幽默感,比老一辈显得更大气、更洒脱。
 
他们无须常戚戚,谨小慎微;宽松的环境和生活状况(虽有穷困,但与我们那时普遍的拮据匮乏不同)使他们少些斤斤计较,有一种新型的团队成员关系:在独立人格的基础上,生长出一种新时代的志愿者精神。
 
改革开放的时代交替,造就了年轻人世代交替所体现出来的深刻的转化和进步,我们的大学却还没有专门认真地关注和应对。
 
大学一直对大学教学理论方法论缺乏足够的重视,大学的行政化导致了“铁打的大学流水的学生”的假象。精力集中于大学“引进”的所谓“大师”的名声,和种种有利大学虚名的事项。而这些事项多半与学生无直接关系,是上级单位某种似是而非的评审结果,花费了学校和教师大量的时间。高中阶段以前的学校,虽说在应试问题上还要深入改革,但还都是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所谓的“升学率”。
 
然而,大学工作的重心不自觉地从学生身上游离开来,对学生的管理片面强调“学分制”(类似用“工分”来管理生产),强化“作弊开除”之类的简单化“纪律”(而不是教师和学生充分沟通寻找原因)。为了就业率,简单化地从一年级开始就“就业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尚未打好大学扎实基本功的情况下,就想着找工作甚或找异性朋友了。当然,近年来校际共同培养、派遣学生海外访学都有所增加,但仍只涉及少数学生。
 
与运动员的培养、训练相比,大学生培养的重点所在显然有很大的差别,而两者的工作对象基本是一样的年龄层,加强对青年学子的研究和理解,以出人才为中心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有共同的必要性和规律。
 
我国古代教育一直有因材施教的传统,要像培养运动员一样,为每位入学大学生设立个人学习档案,改变草率的“通识教育”放羊式的教学和只管给分数不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管理方式。现有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要精益求精,提倡与学生深入沟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使学生既有宽松自主的就学环境,又有足够的指导和督促。要倡导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认真研究不断变化更嬗的新一代的学生,教材要不断更新,对学生的理解和教学对策也要不断更新!
 
大学的本质是学习着的广大学生——“大家学”,这意味着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大楼或大师。
 
《科学时报》 (2008-8-26 大学周刊)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