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北京奥运会胜利闭幕。论金牌数,中国高居榜首,若论奖牌总数,美国位居第一。美国许多高校,包括私立和公立大学都有不少在校生或者校友参加此届奥运会,因此各高校对此次奥运会非常重视。虽然现在正值美国高校的暑期,但各高校的网页都在不断地更新,及时报道自己学校运动员或校友取得的成绩。
美国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的背后,美国高校对体育的重视功不可没。图为由菲尔普斯领衔的美国游泳队夺得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
学子兵团美国奥运阵容的主力军
美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派出了将近600个人的强大阵容,然而,不为人知或者未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在这支队伍中,许多运动员都是在读的大学生,更多的人是大学毕业生,或称有关高校的校友。
笔者并没有一个详细的统计数据,但从我下面所举的一些实际例子,大家同样可以对此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大学(毕业)生在美国队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高度国际化的美国大学,其学生来自很多国家,因此,在各高校的学生代表以及校友代表中,既有代表美国队出战的,也有代表其他国家出战的。
在常青藤盟校中,普林斯顿大学有14个人、哥伦比亚大学3个人、哈佛大学9个人(含在校生或是校友)参赛。除了这些著名的私立大学外,还有很多著名的公立大学同样派出了阵容强大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有16名代表参赛,密歇根大学有20多位代表,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更是有46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赛,其中20个人代表美国队,其他人则分别代表17个国家参赛。
再说两个具体的例子。在北京奥运会游泳项目上勇夺8枚金牌、让世界为之震惊的迈克·菲尔普斯,2004年进入密歇根大学,现在在该校做游泳助理教练。在赛艇比赛女子八人单桨决赛中,美国队自1984年以来首次获得该项目的金牌,这8名队员分别来自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等。
不仅如此,美国一些参加北京奥运会项目的主教练,也都是各大学原来代表队的主教练。如人称“老K”的杜克大学金牌教练迈克尔·薛修夫斯基,就是美国国家男篮“梦八”队的主教练。
这些学子或是校友不仅出战,而且战绩颇佳,为美国队拿下奖牌总数第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美国各高校对此次奥运会非常重视。虽然现在正值美国高校的暑期,但各高校的网页都在不断地更新,及时报道自己学校运动员或校友取得的成绩。还有一些高校专门为运动员开设了博客,通过这些博文,人们可以及时了解赛况。比如常青藤盟校在奥运会开幕式的前一周,联合开办了常青藤盟校北京奥运会博客,其中既有常青藤盟校体育运动的简史,更及时报道了美国队以及各盟校运动员的战况。哥伦比亚大学也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在网页上开辟了《世界关注中国:哥大专家谈2008奥运会》的专栏。
高校所以能够成为美国体育运动强大的后备军,完全得益于美国高校极其发达的校园体育文化以及浓郁的体育氛围。
美国名校往往是体育名校
有美国留学经历的人,对美国大学中的体育文化大概都会有比较深刻的体会乃至亲身体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凡著名的美国高校,都是体育名校。
美国高校的体育文化历史悠久,各大学的体育运动风气非常兴盛。这里有几个原因。
第一,美国高校崇尚体育运动的拼搏精神。这一点既体现在众多大学的吉祥物之上,更突出体现在竞技比赛中。美国很多大学的吉祥物都是动物。比如,耶鲁大学的吉祥物被称为“英俊的丹”,实际上是一种凶猛的猎犬,以此代表学校的体育精神。
第二,美国大学一般都拥有大量的体育场馆,设施一流。笔者走访了一些大学,在很多学校安排的校园活动以及介绍中,都会参观或是着重介绍校园体育场馆及其设施,给人印象深刻。以耶鲁大学为例,拥有耶鲁大球场、沃特·坎普体育中心,还有据称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体育馆——佩恩·惠特尼体育馆(设备对本科生免费开放),还有建于1881年、世界上第一个大学游艇俱乐部——科林斯游艇俱乐部。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玫瑰碗球场,可容纳9万多人。这些齐备的体育设施,为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第三,美国很多的体育运动最初始于大学,现在也在大学流行,并波及到社会。以美式足球或称美式橄榄球为例,它虽然源自英式橄榄球,但传入美国后,首先是由哈佛大学的学生开始加以改造。到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式足球开始在大学中广泛流行。后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经过耶鲁大学当时的球员及教练沃特·坎普的改良,开始比较接近现代的橄榄球,后来逐渐成为美国流行的竞赛运动。
第四,因为体育开展的历史悠久,所以,很多大学在体育运动项目上有过或者依然保持着骄人的成绩,成为大学宝贵的遗产和财富。比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橄榄球队在1982年到2003年间,曾12次获得联盟杯冠军。其篮球队,在1970年到2006年曾22次获得联盟杯冠军。可以说,在很多名牌大学之间,它们在体育上的竞争程度绝不亚于学术上的竞争。体育竞技场上的辉煌,令大学和大学生都引以为傲,甚至成为高中生申请大学的理由之一。
美国高校体育文化的机制保障
美国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所以能够健康发展,要归功于其校内外的制度保障。
要说美国的高校体育文化,不能不提美国在国际上最大也最负盛名的大学体育组织:全美大学体育协会(简称NCAA)。
NCAA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2月3日成立的联合院校体育协会,1910年改用现名。该组织是由全美高校大约1200个体育协会、体育组织等所组成的全国性业余体育协会,涵盖了全美高校许许多多的体育项目。其会员分为3个等级。根据NCAA的有关规定,第一、第二等级的高校可以发放体育奖学金,第三等级的学校则不能发放。相应的,各种比赛也分为3个等级。一般来说,“大”学校或者说名牌大学都在第一等级,而“小”学校或者不那么有名的学校则在第二、第三等级中。
NCAA每年有诸多的赛事,仅以全国性赛事而论,每年要发87个全国冠军头衔,其中44项女子项目、40项男子项目,还有3项赛事是男女混合。从历史上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是获得NCAA冠军头衔最多的几所大学,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又在其中占据之最,赢得了大约103个项目的冠军,包括男子和女子项目。
除了这些可以称为是“全国性”赛事而外,美国高校还有很多“地区性”的赛事。NCAA第一等级下辖的300多所大学,又各自组成了不同的联盟,主要以地域为区分标志。在美国东部,有美东地区大学体育联合会,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在西部,则有太平洋十大学联合会,包括了(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公立、私立大学共10所。还有因学术渊源或是历史渊源而结盟的,如最有名的常青藤盟校联盟。这些不同的联盟都有各自的委员会,它们安排赛程、场地及各种事宜。实力不错的“小”学校也希望能够加入竞争力强的大联盟。这也就促成了很多大学之间的传统赛事。比如,在西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与华盛顿州立大学之间,每年在感恩节前的星期六,都会举行苹果杯的美式足球比赛,一决高低。该项赛事始于1900年,迄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两校也已经赛过100场了,其中,华盛顿大学胜60余场。
而在大学校园内部,还有很多“校园赛事”。仍以耶鲁大学为例,在其本科生学院(即耶鲁学院)内部,还有各学院之间进行的业余体育联赛,那是大学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联结各学院友好竞争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分秋季、冬季和春季3个赛季,每个赛季都包括美式足球、篮球等超过10种项目。每学年的年末,分数最高的学院会被授予泰昂杯。
那么,也许有人会问,大学生整天训练、打球,如何保障其学习?回答是,NCAA作为业余体育组织,对运动员的权益保障有明确的规定。比如,每周训练时间不得超过20个小时,每个人、每支球队和每所学校都必须遵守此项规则。当各联盟比赛时,每周大概打2到3场球。另外,它还有“强制性休假一天”的规定,要求在赛季中,每周都有一天是必须休息的,以此让球员调整自己。
应该说,制度的完善,对推动大学体育运动的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育明星始于大学时代
由于有内外机制的保障,使得美国大学体育各项联赛早已走出了校园,总是能够引起美国各大媒体如美联社、合众国际社、《今日美国》等的关注。而且,各大媒体几乎都要从每周战绩表中选出前20强或前25强。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许多多的体育明星都成名于大学时代了。
还是举几个例子吧。如雷贯耳的迈克尔·乔丹,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后来全家移居北卡罗莱纳州的威明顿,从此开始运动生涯,踢美式足球、打篮球等,也从此掀开了自己辉煌人生的一页。1981年,他获得了篮球奖学金,进入北卡罗莱纳大学,主修文化地理学。在1984年,他因为进入NBA选秀而未能按时毕业,离开北卡一年进入了芝加哥公牛队,但后来,他返回北卡罗莱纳大学完成了学业,于1986年获得了学位。
在今天看来是臭名昭著的美国橄榄球明星辛普森,在20世纪60年代,同样因为获得了体育奖学金而进入了南加州大学,后来一举成名。
现年23岁的迈克·菲尔普斯出生于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小时候患上了注意力缺失多动症(ADHD)。在母亲的精心培育下,他7岁开始学习游泳,并且在游泳上显示了非凡的才能,很快就出类拔萃。在10岁的时候,他就拿下了自己那个年龄段的全美冠军,后来更是一发而不可收。2004年,菲尔普斯进入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学习体育营销与管理。在大学期间,他获得了无数的金牌。
在这里,笔者还想提到中国篮球迷耳熟能详的一个人,他就是此次带领“梦八”队到北京参赛的科比·布莱恩特。17岁时,他在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中获得了不俗的成绩,足以使他获得许多一流大学的篮球奖学金从而进入大学学习,然而,他放弃了这样的机会,而是绕过大学篮坛直接进入NBA,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这么做的后卫。科比的这个决定在当时曾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有人可能会问,这些人是否是“职业球员”呢?回答是:作为大学生,他们都是业余选手(当然,大学毕业后,有些人愿意成为职业运动员)。另外,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一般来说,在美国名校,有运动特长的学生入学,和其他学生没有什么区别,都要达到学校所要求的标准才行。在大学读书期间,也不会享受到与其他同学不同的待遇。美国名校所持的观点或者说理论是:对于有运动天分的学生,我们可以也愿意提供奖学金鼓励你来读大学,但既然来接受高等教育,那你就是学生,所以都要保证拿下学位。没有潜力的人,很难进入大学。当然,话又说回来,运动员进入名校后,也会因学校的名望而受益无穷。
美国高校的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流,也是美国文化的一个缩影。这一点,很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它足以给中国高校的体育文化乃至整个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发展思路。
(作者:郭英剑,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科学时报》 (2008-8-26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