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这多少是令人高兴的事,因为这再次证明了我们民族的基因不错,至少不比别人的差。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公布之后,多家媒体公布了其学历,但对他的本科专业却语焉不详,令不少读者产生了误解。
钱永健1952年出生,197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获得理学士(B.S)学位,专业是“化学与物理学”。从字面上看,化学与物理学专业非常像两个专业,因而国内的媒体都简单告诉大家,他从化学和物理学专业毕业,给大家他从两个专业毕业的印象。国内一家著名媒体干脆清楚地说明,钱永健“20岁时获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学双学士”。
哈佛大学2006年4月才允许本科生修读双学位(Secondary Fields),这是最近的事,因此钱永健一定不是双学位的学生。从2007年《哈佛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上我们看到,哈佛有物理学(Physics)专业,有化学(Chemistry)专业,还有一个化学与物理学(Chemistry and Physics)专业。最后这个专业显然是国内一个较少听闻的跨学科专业,很可能在1968年钱永健入学时哈佛大学就已经设立这个专业。
关注钱永健的学历是要再次尝试回答一个重要问题,从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或者创新人才角度考虑,中国教育系统是否还有值得改进之处,这是一个大问题。
有教育学者曾长篇大论,认为“一旦尊重事实,人们就不难得出我国大陆‘零诺贝尔奖’的主要原因不在教育的结论”。事实确实非常重要,钱永健的跨学科本科专业就是一个事实。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我们没有找到“化学与物理学”专业,即使在2007年教育部批准的《目录外专业名单》中,我们也没有找到这个跨学科专业。
于是我们大体可以知道,在目前我国的教育环境中一个与钱永健具有同样天赋与刻苦精神的年轻人,今天还很难知道有这个专业的存在,因而不会对这样的跨学科专业感兴趣;即便一个很有好奇心和学术视野的本科生碰巧对化学与物理学这个专业产生了兴趣,他的兴趣与专长目前还无法得到发展。我们的高等教育系统,还没法培养出具有钱永健一样知识结构的人才。因此,与钱永健天赋类似的一个可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直至今日仍将确定地被我们的教育系统所埋没。
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莱格特(Anthony Leggett)是“古典文学(本科)+物理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才,这暴露出我们第二学士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参见《科学时报》2004年6月15日第五版),今天我们仍然没有改进;2008年钱永健的学历,告诉我们本科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至少落后了40年),我们何时能改进呢?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些被清楚发现的问题,确实感到着急!
改进以上问题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方案,是一所或几所综合大学认真研究哈佛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迅速设立化学与物理学专业开始人才培养,教育部予以备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学需要成立化学与物理学系,而是允许化学系的一部分学生去物理系选修相关课程,同时允许物理系的一部分学生去化学系选修相关课程而已。也可以在设立这样的专业后,允许归属于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学生,去物理系修读一部分课程,去化学系修读另外一部分课程,从而形成化学与物理学这样独特的、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这是类似元培学院的教育组织在培养跨学科人才方面独特的制度优越性。
教育部在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过程中,保留了“目录外专业”,为一些跨学科专业的继续存在保留了可能,这是正确的决定。教育部也给予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自主专业设置权,使得古生物学这样的跨学科专业得以设立,这是值得继续推广的政策举措。然而,对于跨越学科大类专业的建立和发展,这些政策还是不够的。教育部应该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与工学、理学等平行的“跨学科”类,进一步容纳如国学等其他多种跨学科专业的存在和发展。在跨学科本科专业建设方面,至少从1968年我们就落后了,今天似乎我们更加落后。在2007年《哈佛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中,我们还发现一些我们没有的跨学科专业:
心灵、大脑与行为(Mind,Brain and Behavior);历史与科学(History and Science);化学与物理生物学(Chemical and Physical Biology);环境科学与公共政策(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古典学(Classics);个人专业(Special Concentration)……
只有继续改革,才能早圆我们的诺奖梦。
《科学时报》 (2008-12-2 B1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