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晓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6-28
选择字号:
勿将航天员职业过度神化
 
■甘晓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掀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的新篇章,这也是在轨时间最长的一次太空飞行。自2003年杨利伟首次进入太空以来,航天员便成为中国整个载人航天工程中最受关注的群体。
 
诚然,每一位航天员都值得尊重。尽管实现飞天梦想看上去令人羡慕,但要知道,每名成功执行飞天任务的航天员都为此进行过艰苦卓绝的努力。
 
载人航天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稍有不慎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历史上这样的不幸并不少见。载人航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航天员静下心来学习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知识,付出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正因如此,航天员们还牺牲了普通人的天伦之乐。载人航天对航天员各方面的要求极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因此,航天员理应得到我们发自内心的尊重。
 
然而,近年来,公众对航天员的认识却走上了另一个极端,许多有关航天员的猎奇新闻常常见诸报端。每一次载人飞行时,乘组航天员的亲人、朋友都会被记者挖个遍。这样的过度关注的确让人受不了。在此次“神十”发射前,王亚平的父母低调锁门转移,就是试图躲避记者们的围追堵截。无疑,这也反映出航天员在公众心中的“神化”趋势。
 
笔者认为,公众对待航天员的态度应当回归到理性的尊重。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航天员也是一种普通的职业。
 
正如杨利伟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从职业特点来讲,航天员是一个为人类造福的特殊职业,需要多种行业、不同性别的人参与其中。随着空间实验平台的建立,航天器越来越复杂,人参与的东西越来越多,未来航天员的职业构成会越来越丰富,科学家、医生、教师等行业的人士都有可能加入航天员队伍。”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选出8名新航天员,便涵盖了军人、麻醉学教授及科学家等不同的职业群体。
 
与此同时,在整个载人航天工程中,除了航天员,还有无数幕后工作人员也在辛勤地付出,例如科学研究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工程管理人员、信息发布人员等。对于载人航天目标的实现,他们和航天员一样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热血。
 
去除对航天员职业的神化,才能真正地尊重从事这一职业的人,才能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走进载人航天,最终实现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报》 (2013-06-28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科学家揭开天体高能电子产生之谜
研究阐述钙钛矿量子点最新进展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