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历史的纵深,铸就了战略的高度。如果说“知识创新工程”揭开了世纪之交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帷幕,那么5年前启动的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则直抵科技体制改革的深水区。

集中力量办大事,树立重大创新产出导向,打牢基础、补齐短板、紧抓尖端,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队伍……五年来,中科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一马当先,持续发力,逐步构建了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4类创新单元,创新政策、创新体制、创新文化,现代院所治理结构已臻成型,全新创新管理体系及其效能初绽锋芒。改革一直在路上,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中科院始终走在改革的前列,重大成果不断涌现。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在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的支持下,《中国科学报》再探中科院改革之路,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聆听亲历者的深切感悟,讲述科技创新背后动人心弦的故事。

承国家之志 铸时代新星 查看详细>>

■本报见习记者 高雅丽 记者 丁佳

试验队与伴星合影

2017年9月26日,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共同为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揭牌。张春海摄

2014年8月,中科院启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提出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组建若干科研任务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创新研究院。

创新研究院以满足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为主要价值导向,实行政产学研共同参与的理事会治理结构,以国家任务和市场为主配置资源,以应用部门和市场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

这与工程中心的改革目标不谋而合!

同年10月,经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以工程中心为主体建设的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正式成为中科院首批五个试点创新研究院之一。

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到底要怎么干?彼时,每个人的心里都打着鼓。

在一次讨论中,时任工程中心主任相里斌确定了思路——改革不是作秀,要真抓实干,要去想新机制运转能不能提升机构的效率,保证工程的质量;改革也不是要颠覆从前,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得更好,不管怎么改,团结实干的精神应当永远地继承下去。

在那之后的两个月,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调集各部门起草改革方案,设计整体组织架构。“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大概经过了五六次的调整,才形成了最终的方案。”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办公室主任边哲说。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到次年6月,改革方案最终敲定。

至此,改革的帷幕逐渐拉开,小卫星的创新故事也在悄然上演。【阅读原文】

碰撞 激荡 加速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倪思洁 见习记者 卜叶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供图

第三代北京谱仪(BESIII)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供图

这个夏天,中科院机关大楼的人们,正在反复思索和讨论一个问题:中科院怎样才能引领中国科学走到世界前沿。

物质结构,一直被视为可能产生重大科学突破的领域前沿。物质深层次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也因此成为目前的四大基本科学问题之一。在探索这一未知的领域上,中国决不能缺席。

很快,高能所接到了一张考卷:怎样建立一个能引领中国科学走向世界的“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这张考卷并不好答。

自从2001年回国后,王贻芳一路从高能所的研究员成长为副所长、所长,对国内粒子物理各研究团队的实力和粒子物理领域的各种问题也十分了解。然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卓越中心怎么体现卓越,国内粒子物理领域有什么、未来还要些什么,哪些前沿的科研问题是需要得到重点聚焦的,怎样的体制机制才能保证卓越中心的凝聚力和创新的持久性……一系列问题有待理清。

于是,王贻芳找到了高能所的研究员娄辛丑、沈肖雁、苑长征、曹俊、杨长根等,又找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赵政国院士、北京大学高原宁教授、南京大学金山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刘江来教授等国内多个高校的粒子物理研究团队领导人,集思广益了一番。

“以往我们总是就一个具体项目讨论,而卓越中心要从长远角度讨论学科发展。”

“什么是卓越,卓越就是要脱颖而出,要想脱颖而出,先要有人才。”

“卓越中心要像磁石,把大家吸引到一起,拧成一股绳,做更长远的大事。”

“卓越中心不能等同于学会,要有项目、有资源、有长远的支持,能在最重要、最关键、最容易取得突破的研究上做事情。”

……【阅读原文】

创药为民 查看详细>>
光耀“科学城”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陈欢欢 张楠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国(前排中)调研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大科学装置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来完成,建成后通过长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科学技术活动,以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核心的基础力量。20世纪中叶以来,几乎所有关于物质结构研究的重大成果都和大科学装置有着关联。彼时,全国拥有二三十个大科学装置,分散在各单位,相互之间并未形成合力,且面临着人才队伍流失的窘境。

而在全国的大科学装置中,要数落在中国科学院的最多。恰逢2014年8月,中科院启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其中就包括整合院内外各类资源,依托已建成运行、在建和规划建设的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大科学装置群,建设高效率开放共享、高水平国际合作、高质量创新服务的大科学研究中心,集聚国内外科研院所、大学、企业,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协同创新。

合肥有三个大科学装置。合肥研究院建设有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中国科大建设有同步辐射。难得的是,两家同属中国科学院,作为兄弟单位,一直有良好的合作,联合共建一个“国际一流综合性科学研究中心”的想法更是一拍即合。

“合肥研究院大装置多,运行维护的力量更集中,偏重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大学更侧重前沿探索、人才培养,双方合作是非常好的互补。”合肥研究院院长匡光力表示。

随即,陆亚林等人投入紧张的前期筹备工作。他牵头申请了一个软课题,走访了美国伯克利的先进光源ALS、英国纽卡斯尔科学城等世界著名科学中心。

这一调研不要紧,一个前所未有的公共大型科技创新平台的轮廓在众人心中逐渐清晰起来。【阅读原文】

碧海寻声 查看详细>>

■本报见习记者 韩扬眉 记者 李晨阳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准备入水。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供图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导研发的机械手正在抓取水下生物。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供图

母船与“深海勇士”号的交流,就像聊微信,在弹出的窗口上,文字、图片、语音,你来我往。而这每一句简洁的对话,都是中国水声通信科技力量激荡的回音。

据专家组统计,“深海勇士”号的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0%,尤其在水声通信、自动控制方面显露出独特的优势。这些突破不是来源于封闭的堡垒,而是打破藩篱、开放合作的结晶——中科院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中的3家共建单位: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携手创造了一连串激动人心的成绩。

“我希望越来越多事实证明,我们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王小民说。自成立以来,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万米无人深潜器等重大装备研制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时光回溯到5年前。

那是当时看来无比寻常的2014年8月18日。在北京市三里河路中科院机关大楼的7层会议室里,中科院党组书记、院长白春礼在全院领导干部和科研骨干视频大会上宣布:正式启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建设卓越创新中心、创新研究院、大科学研究中心和特色研究所等四类新型科研机构。

此时,中科院拉开了新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开启了一场触及体制机制核心命题的深刻革命。

在分类改革的浪潮中,很快掀起了第一波浪花。

海洋领域科技发展事关国家安全和海洋利益拓展的重大战略,与此同时,我国海洋核心装备和关键器件却几乎遭到全面封杀。扼颈之痛下,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作为改革的首批试点之一,背负厚望,应运而生。【阅读原文】

只为心中那座高地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甘晓 见习记者 程唯珈

研究人员在西藏塔若错钻取岩芯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提供

科考队员在风雪中运输冰芯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提供

时间回到2013年6月7日,距离中科院启动机关科研管理改革刚刚1个月。一次普通的例会在青藏所办公楼召开。

“院机关的改革已经启动,特别是科研管理。”时任中科院青藏所所长姚檀栋一字一顿。听到“改革”两个字从所长嘴里说出来,所长助理丁林抬起了头,停下了手中记录的笔。

“大家知道,为优化管理职能配置,强化学科交叉融合,院机关建立起以科技创新价值链为主线的矩阵式管理模式,组建新的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务局、科技促进发展局3个科研业务管理部门。”姚檀栋介绍。

“那么,接下来,我们研究所要怎么改?”姚檀栋抛出了关键的问题。

停顿了几秒后,他继续说:“青藏高原研究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依靠单一学科难以解答所有问题。未来的青藏高原研究,必须要整合研究力量、开展联合攻关。”

2012年,姚檀栋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B类)“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以下简称青藏专项)就尝试过团队作战。不仅中科院10多家研究所组织研究人员参与,北京大学等1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也贡献了力量。

几年下来,青藏专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着专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姚檀栋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要靠什么力量让这支来自不同单位,甚至不同国家的队伍团结得更紧密,凝练有共识的科学问题,进而集中攻关?

姚檀栋深知,只依靠青藏所自己的力量,做不到。

事实上,彼时,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在召集所长们开会的时候,“突破体制机制壁障,清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打破各种院内院外的围墙,着力开辟‘政策特区’和‘试验田’”,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也是在一次会议上,姚檀栋得知,白春礼用“卓越中心”来命名基础研究这块“试验田”。【阅读原文】

为卓越而“破茧” 查看详细>>

■特约撰稿 花梨舒

实验楼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供图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与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这段时间,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喜讯不断:4月26日,陈玲玲研究组关于环形RNA在天然免疫中重要功能的研究刚在《细胞》杂志上发表,5月2日,徐国良研究组关于全新DNA修饰的论文又登上了《自然》杂志;另有一篇重要论文也已被《自然》接收。

自2015年7月开始筹建,分子细胞卓越中心每年发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以上论文,从过去33篇左右跃升到50篇。伴随基础研究成果的大幅上升,研究组与临床、健康产业等实际应用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国际大科学计划 “基因组标签计划”、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细胞科学与应用设施”也已在前期策划推进中。

在本世纪初,为了将生命领域科研力量“紧握成拳”,向世界生命科学前沿出击,中国科学院在沪的8个研究所撤销法人编制,整合成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如同一个巨大的春茧,其中所孕育的科研力量,再次到达了喷薄而出的临界点。

乘着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分类改革的春风,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围绕“细胞命运”这一分子细胞科学研究的核心,整合全国相关的优势科研力量,搭建起新的科研平台,建设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阅读原文】

美丽中国 地所智慧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唐琳

地理资源所长期从事“一带一路”研究,图为重点经济走廊发展示意图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参加“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启动会

卓越创新中心好比科学研究里的“尖刀连”,但地理资源环境科学是地地道道的“钝端科学”;虽然坐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中心,但似乎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大科学装置功能;考虑到研究所服务领域的公益性,好像也难以与创新研究院的定位契合……一时间,地理资源所仿佛站在一个十字路口。

所领导班子在广泛听取所内上上下下的意见建议并深入思考后,一个完整清晰的思路脱颖而出。“从研究所的学科性质以及为国家发展服务的目标出发,特色研究所成为我们最终选定的发展方向。”地理资源所副所长封志明说。

“率先行动”计划明确了特色研究所的定位——发挥学科特色,依托基础研究,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不断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对于地理资源所而言,向特色研究所的方向迈进,首先就要搞清楚自身的特色到底在哪里。

“从一般性上来说,中科院的每一家研究所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从特色研究所建设的具体要求出发,这个问题就必须思考清楚。”封志明表示。

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在所领导班子看来,国家的要求既是地理资源所努力的方向,也为地理资源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阅读原文】

回眸亿年 遥指千河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丁佳

星空下的LAMOST望远镜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FAST全貌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各样的质疑、问题接踵而来,天文学家愈发感到,再也无法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他们,必须要再一次做出抉择。

“天文台系统的力量联合起来”

“改革是现实挑战,也是发展机遇。挑战不容回避,机遇稍纵即逝。”在2014年的一次会议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向全院发出号召——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突破就难以“率先”!

2014年,中科院启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通过在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安排方面的科学部署,拉开了研究所分类改革的序幕。得到这个消息后,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的负责人第一时间积极响应,讨论改革方案。

2015年3月13日,中科院院长办公会批准启动天文大科学中心筹备工作,并成立筹备组,中科院时任副院长王恩哥任组长,中科院机关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与天文领域人员为筹备组成员。

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究竟建设哪类机构更合适。

“一开始直觉的目标是卓越中心,因为天文学是一门很前沿的科学。”国家天文台台长助理、基础科研部主任薛艳杰说,“但后来大家一致认为,天文学不仅仅是理论研究,科学研究正越来越依赖于大科学装置;而学科的长远发展也不能单纯依靠研究所传统的PI制。卓越中心的定位,其实并不最为契合我们的需求。”

纵观全球,天文学较为先进的国家和科研机构基本都是采用成熟的大科学中心模式,拥有一套统筹科学发展和高效运行管理的机制,若干一流大科学装置组成的功能强大的分布式观测网络,以及一流的运行维护、技术研发、科学研究团队,这些要素间紧密衔接。【阅读原文】

破“土”而出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陆琦

南京土壤所领导组织中国土系调查与土壤数据平台建设

科研团队在原长沙铬盐厂完成防控铬污染地下水的可渗透反应墙

几个月前,中科院启动“率先行动”计划,将研究所分类改革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提出按照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四种类型,对现有科研机构进行分类改革。

“我们选择特色研究所是毫无疑问的。”沈仁芳坚定地说,“自1953年成立以来,南京土壤所就具备特色所的定位——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这次动员大会上,全所上下达成共识:土壤是粮食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南京土壤所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这个改革正是我们的方向!”不少人举双手赞成。

然而,改革是一场“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有人担心,特色研究所就是支持关键方向的,那自己能不能获得支持?

为此,南京土壤所领导班子动了一番脑筋。最后,沈仁芳明确提出:南京土壤所就是一个特色研究所。

“我们的学科性质决定,课题组间需要合作,某一个人的贡献不可能大到可以覆盖所有人。”沈仁芳认为,改革要有一定的普惠性,挫伤大部分人积极性的政策肯定不是好政策。当然,普惠不等于平均主义,重点支持贡献大的,即使没有直接贡献的也要有所体现,让大家都能分享到特色所改革的红利。

如此一来,大部分人的心态稳定了。

2015年1月19日,南京土壤所向中科院机关提交了特色研究所试点建设方案,并开始准备特色研究所建设方案论证。

“那段时间经常加班到凌晨一两点,修改汇总材料。汇总过程中,不管几点,随时和科研人员沟通。”南京土壤所科技处处长滕应记忆犹新。“围绕研究所的发展,大家都觉得有责任和动力来推动此次改革。”

科研人员纷纷感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举全所之力,一往无前,那种感觉特别好。

哪里是问题所在,哪里就是改革的发力对象;哪里有瓶颈制约,哪里就是改革的主攻方向。【阅读原文】

采得百花成蜜后 查看详细>>

■本报见习记者 何静

枫林园区1号科研楼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供图

中国科学院与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签署共建合作协议

2014年,“率先行动”计划启动实施,新时期中国科学院全面深化改革的帷幕缓缓拉开。

当年5月16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赴上海分院,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加快改革创新发展》为主题,详细介绍了研究所分类改革的总体思路、主要举措,把改革的春风吹进了分院系统的19家机构。

坐落于岳阳路320号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生科院),与上海分院仅一街之隔,素有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航空母舰”之称。在上海生科院院长李林看来,改革已容不得片刻迟疑。上海生科院立即组织召开了院长办公会。

会后,上海生科院副院长、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植生生态所)所长韩斌,带领所领导班子随即展开行动。行动的第一步便是解决好定位问题。

在中科院内部,植物科学相关领域的分布,除了植生生态所以外,还有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植物所)、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等不同研究机构。多年发展下来,同质化、碎片化现象日渐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凝练学术方向,整合学科领域科研资源。

植生生态所副所长龚继明回忆,所里为此多次前往北京,和相关研究所讨论、沟通,使植物科学的布局图景逐渐清晰——植生生态所定位于分子植物卓越中心,遗传发育所和植物所分别定位于种子创新研究院、特色研究所。

所外学科领域差异化定位完成后,再聚焦所内的学科领域。经过所学术委员会反复讨论,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确定了遗传基础与进化规律、发育过程调控、环境互作与应答、物质能量代谢等4个研究方向。各方向紧密联系、相互交叉,紧扣“植物生命现象的本质与规律”这一科学问题。

“这样的布局,让研究机构在重大科学问题上能形成合力、协同创新、取得突破。”植生生态所研究员何祖华如是评价,“分类改革有利于避免同质化竞争,更有利于组织实施重大研究项目,集结相关研究领域科学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突破前沿理论与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

韩斌至今仍记得2015年10月那次对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中科院院长办公会。会上,关于“上海生科院几个卓越中心向法人化方向发展”的建议得到了院领导的认可。【阅读原文】

以脑启智 融合慧聚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陆琦

体细胞克隆猴 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供图

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揭牌

2014年,中科院启动“率先行动”计划,以研究所分类改革提纲挈领,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同年,以神经所为依托单位,中科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正式成立,成为中科院首批成立的4个卓越创新中心之一。

科技前沿领域是科技强国竞争的主战场,谁占据了先机,谁就掌握了主动。从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成立到智能技术的加入,都是这一战略思想的准确诠释。

2013年,欧美科技强国纷纷吹响了探索大脑奥秘的号角。美国“脑计划”致力于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描绘人脑活动图谱,以探索大脑工作机制;欧盟“脑计划”则希望借助信息与通信技术,构建系统生成、分析、整合、模拟数据的研究平台,从而推动人脑科学研究加速发展。

而此前,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中科院,早已敏锐把握这一重大前沿领域,于2012年启动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脑功能联结图谱及类脑智能研究”。该专项是中科院首批启动的5个B类先导专项之一,早于美国、日本、欧盟等相关“脑计划”的启动时间。

洞悉脑科学和类脑智能技术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发展新趋势后,中科院又开始统筹谋划脑科学和类脑研究协同发展。

2015年6月,中科院通过了神经所与自动化所共同谋划的“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脑科学与智能技术领域的实质性融合,这两个最需要交叉的领域终于“接纳了彼此”,为脑智科学的发展和“中国脑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阅读原文】

扎根荒漠谱新篇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李晨阳

身临荒漠灌丛,远眺天山雪峰,遮雨棚下做实验。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供图

阜康站团队研究干旱区灌木的植物—水分关系

自2001年7月正式纳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试点单位以来,在几代所领导带领下,新疆生地所全力争取各方资源,终于实现了历史上诸多“零的突破”;在知识创新工程二期和三期中,都是中科院资源环境领域进步最快的研究所之一。

随着“率先行动”计划启动实施,研究所分类改革大幕拉开,新疆生地所再一次迎来了激流勇进的机遇,随之而来的,还有全新的挑战。

“四类机构的定义出来后,大家就感到‘特色研究所’这一类别,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新疆生地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董云社说。

经过不断梳理和凝练,新疆生地所最终确定了5个特色研究领域:绿洲生态与绿洲农业、荒漠环境与生态修复、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中亚成矿域与地质成矿、中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并顺利通过了特色研究所申请。

新疆生地所副所长张元明说:“知识创新工程是增量改革,四类机构筹建则主要是存量改革。这一次,我们必须自己去争取增量。”

2015年12月,新疆生地所凭借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领域的资源优势及科研积淀,成为中科院特色研究所试点建设单位之一,也成为中科院在西北边陲实施“率先行动”计划、试点研究所分类改革的一枚重要棋子。2018年,该所顺利通过特色研究所建设验收。【阅读原文】

见微知著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甘晓

“DNA纳米机器人”研究成果示意图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供图

“DNA 纳米机器人”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13年,中科院启动“变革性纳米产业制造技术聚焦”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纳米专项)。纳米专项从启动之初就被寄予厚望。

2013年11月13日,中科院原副院长詹文龙在纳米专项启动会上特别强调,将纳米科技创新能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要不断加强和落实与企业的合作。“产业需要纳米科学!”詹文龙的讲话,让参会的上百位科学家振奋不已。

资料显示,纳米专项按照“创新链到产业链”“领域核心技术”“制造共性与评价”等3个逻辑层次,划分为4个项目,分别是“长续航动力锂电池”“纳米绿色印刷与器件制造技术”“纳米结构在特定能源、环境与健康中的应用”“纳米制造共性技术与标准化体系”。

在纳米专项实施过程中,科学家相信,基于纳米科学的产业制造技术,一定会成为推动我国相关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

结果没有让人失望。以锂电池为例,研究人员突破了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了多种动力电池电芯,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5Wh/kg,在长安、奇瑞、知豆、北汽等国产品牌电动汽车上得到应用。

同时,研究人员在绿色印刷制造产业链、大规模印制电路、千吨级绿色油墨、蓝光激光器和相变存储材料的规模制造、天然气高转化率制乙烯的工业放大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也极大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

2018年11月13日,纳米专项以优异的成绩结题。特别是5年来,纳米专项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及新增产值超过50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出席纳米专项结题会的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于英杰在看完专项成果展后,用“令人震撼”评价上述成果。【阅读原文】

打造中国版“亥姆霍兹” 查看详细>>

■特约撰稿 花梨舒

上海光源全景 胡蔚成摄

2018年2月,张江实验室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现场。图片来源:中科院上海分院官网

今年5月6日,我国大陆首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迎来了向用户开放十周年的“生日”。

这个从农田中破土而出的“鹦鹉螺”,是由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共建的首个大科学装置。过去十年间,以上海光源为中心,院市合作、建设大科学装置的“东风”,正在浦东张江涌流:国家蛋白质设施已投入使用;上海光源线站二期工程16条线站顺利推进;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与活细胞成像装置不断优化;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土建工程已全面展开;百拍瓦超强超短激光装置也在加紧攻关……到2025年,这些装置全面建成时,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成为世界上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地方。

如何将这些大科学装置联接成一个相互协同、紧密配合的“朋友圈”?一条可行之路是建立大科学研究中心,仿效德国的亥姆霍兹联合会,打破大科学装置间的“围墙”,使它们能并指成拳,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创新,释放出更强大的力量。

以中科院研究所分类改革为契机,2014年11月,中科院院长办公会议批准筹建中科院上海大科学中心——打造中国版“亥姆霍兹”,迈出了新征程的第一步。【阅读原文】

捧一方土 树万片林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沈春蕾

拔节期玉米秸秆覆盖效果

石油污染场地电修复工程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供图

从学科发展来看,经过几代科研工作者的坚守深耕,沈阳生态所在林业生态、农业生态、环境生态3个领域形成了深厚的学科积淀,也曾取得丰硕的成果——从动态地植物学的创建,到森林采伐更新理论写入国家规程;从农田防护林学的创建,到三北防护林理论与技术体系支撑;从土壤酶学的创建和植物营养理论的探究,到长效碳酸氢氨、长效缓释复混肥等新型绿色肥料的研制及推广;从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生态原理和生态建设理论的提出,到污染土地处理革新技术、石油污染土壤协同修复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从区域对象来看,沈阳生态所立足于东北地区,这里有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中唯一的森林屏障带,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同时还是老工业基地。如此区域特点却伴生着棘手的生态环境问题:森林屏障带服务功能低下、威胁区域生态安全,肥料投入量大效率低、面源污染严重,老工业基地环境问题突出、制约经济发展等。

生于斯长于斯。为此,沈阳生态所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特色研究所的定位: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千年战略,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绿色发展、生态系统保护、环境治理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在森林生态与屏障带建设、土壤生态与绿色环保型肥料研发、污染生态与环境治理等领域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引领性研究,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关键科技支撑。

沈阳生态所纪委书记卓君臣当时任科技处处长。他回忆道:“特色研究所申报时间很紧张,但所领导决策非常果断,我们选择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服务国家目标和社会公众利益的主要领域。”

定位明确了,但“痛点”仍未消除。朱教君在2016年底开始主持全所工作时就深刻感受到,沈阳生态所“迫切需要一场改革来重新认识自己、证明自己”,而紧跟中科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的潮流无疑是绝佳机会。【阅读原文】

智者先行 不可估量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陈欢欢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揭牌

结合“墨子号”与“京沪干线”构建的首个天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中科院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供图

为了“墨子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同中科院系统的多家兄弟单位——上海技物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光电所)等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样的基础使其日后顺利成为中科院首批启动建设的4个卓越创新中心之一的核心团队。

2014年,中科院启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作为提纲挈领的一项重要举措,研究所分类改革得以迅速展开。其中,集合优势单位协同创新,发挥“尖刀连”的作用,并在某一个方向迅速迈向国际前沿,是卓越创新中心承担的历史使命。彼时,中国科大的量子信息科技研究正好具备了这样的基础。

量子指的是物质不可再分的基本单元,例如光量子(即光子)就是光能量的最低单元,不可再分为“半个”光子、“三分之一”个光子了。量子纠缠是奇特的量子力学现象。通俗地说,两个处于量子纠缠状态的粒子就像有“心灵感应”,无论相隔多远,对其中一个粒子进行测量得到某一结果,另一个粒子也会瞬时相应塌缩到某一量子状态。因此,由此衍生出来的量子通信技术,是唯一被严格证明的无条件安全通信方式,可以有效保障国防、政务、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传输。

量子信息科技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已不言而喻,世界各科技强国都投入巨资抢占制高点。但在上世纪90年代末,量子信息科技的实验研究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中国科大虽然起步较早、在某些方向领先,但几支团队规模都较小。

“慢慢地我们发现要做出高质量原始创新,靠这种单一实验小组的模式不行。”潘建伟回忆。尤其是2011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项目启动,这项原本属于基础研究的工作正式进入追求零失败的航天工程领域,愈发凸显出多学科交叉、各项关键技术集成的必要性。

中科院高度重视量子信息科技的布局和发展。2014年10月,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卓越中心)正式成立,依托中国科大建设。【阅读原文】

认知山地 服务国家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韩天琪

川藏铁路西藏八宿县旺北滑坡防治方案设计效果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供图

位于川藏铁路经过区域的西藏易贡滑坡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侧重于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突出特色优势学科,这是中科院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推动研究所分类改革中,对特色研究所建设的基本定位。

“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而我们的‘主战场’在哪里?”这是2015年成都山地所准备申请特色研究所培育建设时,摆在时任所长邓伟和全体员工面前的首要问题。

为明确成都山地所在新一轮改革中的定位,邓伟先后主持召开了学术委员会扩大会议、职工代表大会等,在广泛研讨的基础上,进一步“诊断”成都山地所发展过程中现存问题、凝练特色研究所建设目标。

“防治一个乡、一条沟的泥石流重要吗?当然很重要。但这不完全是成都山地所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文安邦指出,聚焦特色研究所建设的“主战场”,就要关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这是特色研究所建设的关键”。

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成都山地所以“发展山地科学、对标国家需求”为两翼,经历了对山地科学的特征规律性认知、学科拓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等阶段。长期以来,成都山地所注重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但系统集成和示范推广不足,导致科技促进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始终没有完全打通。

“成果要想落地转化,就不能只盯着文章发表和奖项申报,而要强化对行业和重大工程的科技供给,构建起从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到工程示范,再到服务行业用户的科技服务链条。”文安邦坦言,“这是特色研究所建设的重要体现。”【阅读原文】

“硅”才大略 查看详细>>

■本报见习记者 任芳言

中试生产一线成员讨论600毫米锗酸铋晶体制备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嘉定园区大楼中科院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供图

上海市郊一幢水泥色的L型办公楼,从外面看十分普通,里面却着实不凡。随手指向其中一扇门,背后可能就是上千度的晶体生长炉。在这里,一种名为锗酸铋(BGO)的晶体正静静成型。

闪烁晶体被广泛用于医学或工业探测领域,锗酸铋堪称其中的佼佼者。现在,它还成为空间暗物质探测器的关键材料之一。2018年12月,已探测到数十亿宇宙粒子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宣布延长工作时间,继续寻找暗物质的踪迹。一年前,科学家正是利用这颗卫星收集到的数据,绘制出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电子宇宙射线能谱。

“悟空”有火眼金睛,锗酸铋晶体功不可没。而这些单根60厘米长、总重达上千斤的晶体,只有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以下简称上硅所)那栋看似很普通的楼里才能做出来。

对材料研究而言,最严苛的考验莫过于承担航空航天任务。而在上硅所,“神舟”“天宫”“高分”“北斗”……只要是上天的,总有材料从这里出去。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历来是上硅所的传统。能扛起这一重任,得益于以严东生、殷之文、郭景坤、丁传贤、江东亮为代表的几代科学家的奋力开拓和不断进取。

2015年4月,上硅所成为首批中科院特色研究所试点建设单位之一。这意味着,新一代上硅所人,必须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微观世界里看得更深、走得更远。【阅读原文】

“化”育万物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甘晓

化学所科研人员布置了一栋楼那么大的元素周期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供图

二维碳石墨炔的结构模型

探究化学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进而创造新分子、构建新的分子功能体系——“分子科学”概念和基本任务首次在中国化学界提出。

化学所继1994年成为科技部和中科院基础性研究改革试点单位后,又在1999年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中启动“分子科学中心”建设。

作为我国“分子科学”研究的发源地,化学所围绕分子科学布局的蓝图就此展开。于2003年与北京大学联合筹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并于2017年共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2014年8月,中科院启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为化学所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创新动力。鉴于多年来在分子科学前沿取得的科技成就和展现的良好发展态势,化学所提出建设“分子科学科教融合卓越创新中心”。

在当年12月召开的卓越中心咨询论证会上,中科院相关部门邀请了12名院内外同行专家和管理专家,对卓越中心实施方案进行咨询论证。“战略定位清晰、主要方向组织体现了优势和竞争力、有望实现科学卓越和教育卓越。”这是专家组对分子科学卓越中心的评价。

2015年1月15日,中科院院长办公会批准该卓越中心启动筹建。

正如20年前所预见的一样,分子科学走上了科学史的舞台。张德清指出,“作为研究分子的结构、合成、转化与功能的科学,分子科学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知识、新技术、新保障,为能源、生物、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技术提供物质基础。”【阅读原文】

擅弈能源之棋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李晨阳

中科院洁净能源A类先导专项启动会

大连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

刘中民理想中的研究机构,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全链条贯通的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从2006年科技部提出启动第二批国家实验室试点建设起,大连化物所就开始了国家实验室的筹建工作。与国内其他筹建中的国家实验室一样,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建设也面临着重重挑战——来自不同系统的创新单元如何高效联动、优势互补,来自不同单位的各种人才如何顺畅交流、通力合作,都考验着制度设计的智慧和统筹管理的能力。

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后,研究所分类改革提出的“四类机构”的崭新概念给大连化物所带来了新机遇、新灵感。作为四类机构之一的“创新研究院”,正是从顶层设计出发,整合相关科研机构或科技资源,牵头承担重大科技任务,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大连化物所领导班子意识到,策划筹建一个洁净能源领域的创新研究院,将为探索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建设储备宝贵的经验和资源。

在2017年第7次中科院院长办公会议上,大连化物所报送的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实施方案获得审议通过。同年10月,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正式筹建。

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采取“1家依托单位+X家参与单位+N个合作团队”的发展模式筹建。与其他相似体制的创新研究院不同,它的依托单位不是“1”,而是“1+1”。自2017年3月起,应中科院党组要求,大连化物所和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开始了融合发展。【阅读原文】

许超导电子学一个未来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陈欢欢

超导单光子探测系统内部照片

超导电子学器件工艺平台

“江院长当时明确指出,中科院要立足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不一定立刻产生巨大经济效应,未来会有重大应用的就应该投入。”谢晓明回忆说。

果不其然,经过几年积累,2012年,上海微系统所迎来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牵头承担了中科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超导电子器件应用基础研究”,参与单位包括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硅酸盐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等。为了协调各单位协同创新,又成立了中科院上海超导中心,王镇担任首席科学家,谢晓明是专项负责人和中心主任。

先导专项不仅给了各参与单位一个更大的舞台,也让他们感受到协同创新的力量。“放眼全国,要想打破各单位界线、集合最强的力量搞超导电子学,中科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谢晓明说。

当时,除了高温超导滤波器,我国基本不具备可靠的高性能超导器件自主供给能力。而国外对我国严格禁运高性能超导器件,只有纯基础研究及苛刻限制条件下的超导量子干涉仪才能少量进入国内。

“联合起来干大事,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大家共同的心声。

在中科院筹备试点建设一批卓越创新中心之际,几家单位一拍即合。2015年10月23日,由上海微系统所牵头,上海硅酸盐所、中国科大、上海科技大学等多家共建的中国科学院超导电子学卓越创新中心正式获批。谢晓明和王镇再次联手,分别担任主任和首席科学家。

为发展超导电子学前沿学科,满足国家对超导电子技术的战略需求,超导电子学卓越中心打破研究所围墙,把全院超导电子学相关的顶层力量全部汇入这一协同创新的全新体制中。围绕中科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办院方针及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聚焦物理前沿交叉、先进材料和信息等重大创新领域,旨在建成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标准”的超导电子学研究机构。【阅读原文】

山川草木 赤诚耕耘 查看详细>>

■本报见习记者 高雅丽

昆明植物园温室群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图

羊肚菌实现四季种植

成立81年来,昆明植物所在认识、利用、保护植物多样性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面临人才流失、科研活动碎片化、重大成果产出减少的尴尬境地。

随着2014年中科院启动研究所分类改革,昆明植物所也迎来了转型发展的新机遇。于是,首先摆在研究所面前的一道难题就是:特色研究所、卓越创新中心、创新研究院、大科学研究中心,这四个不同类型的机构改革方向,到底该选哪个?

“我们有植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有全国最好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一开始特色研究所并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昆明植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永平坦言。

按照所里最初的想法,他们希望依托重点实验室和种质资源库两个平台,申报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中心或者创新研究院。然而,当想法落实到具体实施步骤时,众人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偏隅西南,没有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同时,在基础科研方面“缺胳膊少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能力有所欠缺。

“在一次会议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问我们为什么不考虑申报特色研究所,他认为我们所的很多研究工作非常有特色,可以在西南地区落地,服务当地发展。”杨永平回忆道,“他的一席话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经过再一次自我审视和认真梳理,昆明植物所领导班子和科研人员将目光聚集到了特色研究所上,最终作出了抉择。

“第一,研究所地处西南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具有区位优势;第二,我们有学科的完整性,从植物的认识、研究到利用、推广、保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创新链闭环;第三,我们研究的命题都有产业化基础,可以落地。这些让我们在同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昆明植物所所长孙航分析说。【阅读原文】

怀“材”为国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胡珉琦

半导体所四项成果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供图

4kW全固态激光器组装生产线

2015年4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材料与光电子器件卓越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半导体卓越中心)启动筹建。它的核心任务有二:一是探索建立符合中心发展需求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二是汇聚一支高水平的半导体材料与光电子器件科研创新团队。

2017年9月25日,半导体卓越中心如期迎来评估验收。半导体所所长助理张韵负责向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15位国际同行专家进行汇报。

“成立卓越创新中心对于半导体所的发展究竟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场来自国际专家的这个提问,顿时把张韵拉回到两年前——这不就是筹建团队无数次论证、决策、改进筹建方案想要得到的那个答案吗。

放眼国内外半导体科研机构,像半导体所这样拥有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研究及系统集成应用完整链条的综合性研究所,独此一家。

然而,经过多年发展,其中的弊端也随之显现。“半导体研究需要团队作战,可整个链条上的不同研究方向仍存在脱节,无法特别有效地拧成一股力量。”半导体所副所长谭平恒对此直言不讳。

“问题就出在原有的科技布局与组织模式上。”在半导体所副所长(法定代表人)、半导体卓越中心主任祝宁华看来,想要克服过去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和孤岛现象,就必须以卓越创新中心为契机,重新进行一体化顶层设计,建立以重大科学问题与预期重大产出为核心的目标导向机制。

改革从来没有坦途。一个组织的积淀越深,冲破壁垒的阻力往往也越大。祝宁华深知,最大的挑战在于打破原有科研单元的界限,凝聚研究方向和优势力量。

最终,半导体卓越中心明确了三大突破方向和五大培养方向。三大突破方向是指量子材料物性调控及器件机理、全波段半导体光电功能材料、半导体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五大培养方向是指半导体神经网络与智能芯片、微纳结构与柔性半导体器件、高功率全固态激光技术、半导体激光传感与成像系统、神经接口与脑机交互技术。【阅读原文】

铸“铁军” 链“天路”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丁佳

空天院新技术园区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供图

空天院三亚卫星数据接收站

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科学院在空天领域开展了多学科、多平台的完整研究,其中主要力量包括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子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和光电研究院(以下简称光电院)等。

每个所都是大所、强所,舒服的“小日子”就这样继续下去,在外人看来,似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然而在中国科学院内部,从上到下,使命感和危机感始终驱使着他们做出改变。

“我们国家的论文、专利这么多了,但还是有很多‘卡脖子’的地方,仍然有许多‘燃眉之急’和‘心腹之患’,这是因为我们的创新链条还不够长,还有断的地方。”吴一戎坦言,“空天领域很多都是大项目、大工程,离不开团队作战。中国科学院这几家相关研究所虽然都做得不错,但因为体制机制的限制,很难站在国家层面进行战略布局。”

这正是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研究所分类改革力求解决的问题。2017年7月29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在中国科学院电子所、遥感地球所、光电院的基础上整合组建空天院。

空天院的整合,是中国科学院党组顺应党中央对科技机构改革的要求、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深化研究所分类改革的重要举措。而作为四类机构中创新研究院的新成员,空天院肩负起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跨所、跨学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使命。

白春礼明确提出,空天信息对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涉及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问题。整合院内优势力量,成立空天院,有利于打通空天信息技术链和创新链,形成良性循环和倒逼模式。这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

可是,3个研究所,3套班子、3种运行模式,全国12个园区,在职职工加起来2800余人,在读学生1800余人……空天院的改革整合力度之大、覆盖专业之宽、科研领域跨度之大、涉及人员之多、影响范围之广都前所未有。那么,到底怎么合、怎么改、怎么建?【阅读原文】

用科技引擎 护西北生态 查看详细>>

■本报见习记者 高雅丽

老虎沟12号冰川考察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供图

盐湖所科研人员在盐湖上科考

2015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分类改革试点启动之时,一场针对院属研究所的“十二五”评估验收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西部有些研究所的特色学科没有大平台可供依托,导致学科优势弱化。”在生态与环境领域的评议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直指院内资环领域研究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西北研究院院长王涛至今对这次会议记忆犹新。“改革永远在路上。我们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整合改革,让地处西部的研究所重新凝练特色、焕发活力?”

1950年前后,为服务国家建设大西北的需求,中国科学院针对特殊生态环境及资源研究,组织开展了多学科大范围的科考,陆续组建了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地质研究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北高原所)、青海盐湖研究所(以下简称青海盐湖所)和兰州分院图书馆(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前身)。

1999年,为了研究西部生态环境演化和恢复等重大科学问题,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沙漠研究所整合为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寒旱所),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经过60多年的发展,这些研究机构形成了冰川、冻土、沙漠、高原气象、油气地质、高原生物、盐湖资源、资源环境信息等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并获得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但随着时间推移,有些曾经的特色与优势日渐式微:学科特色不明显、项目申请能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发展瓶颈开始凸显。

与此同时,西部大开发、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这对一众地处西北的研究所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突破体制机制壁障,形成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基于历史上的实践经验,在充分调研、酝酿的基础上,2016年3月,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整合寒旱所、西北高原所、青海盐湖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兰州油气中心)和兰州文献情报中心5家机构。跨学科、跨省整合组建西北研究院,这也是中国科学院首批14家试点特色研究所建设机构之一。【阅读原文】

凝才聚智 引领国际“潮流” 查看详细>>

■本报见习记者 韩扬眉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供图

综合极端条件用户实验装置施工现场

如何让科学家的合作更加自由、充分,凝聚成1+1>2的合力?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充分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不断产生新思想?这些是摆在物理所未来发展道路上的一系列难题。

物理所的“理想”是:凝聚不同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在有问题、有想法时,能有一个“立刻联系、马上讨论、快速解决”的条件和氛围。

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启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旨在清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强化跨学科、跨领域联合合作和协同创新。2015年1月,依托物理所,中国科学院凝聚态物理卓越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凝聚态卓越中心)成立,这为物理所实现“理想”加注了新的动力。

凝聚态卓越中心自成立后经过探索实践,建立了协同化、集成化、规模化的现代科研组织结构模式——学术方向制,更加聚焦国家目标、符合科技创新规律、高效配置实验室资源,有利于科研人员间跨领域有机合作,以及科学思想、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共享,最大限度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热情,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在同一个机构内部迅速完成从理论预言、样品制备到实验观测的全过程研究,这在国际上都很难做到,而凝聚态卓越中心则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在自然界中,我们接触到的绝大部分物质都可归类为凝聚态。凝聚态除了表示物质背后“凝聚的力量”,凝聚态卓越中心中的“凝聚”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凝聚一批有特色、已取得一定成果的优势方向”。

物理所有着90年的辉煌历史,它推动了中国物理基础科学研究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的发展历程,被认为是中国乃至国际物理科学领域的标杆性科研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物理所在国际竞争洪流中独树一帜。尤其在以高温超导、拓扑绝缘体、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为代表的基础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原创性科研成果。【阅读原文】

“应化”利生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王之康

2018年建成100吨/年产能的异戊二烯单体中试装置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供图

剖分结构轴承

2015年1月6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召开全所职工大会,就是否同意长春应化所申请特色研究所建设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最终经统计,97.7%的职工同意申请特色研究所。在这个事关研究所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时刻,全所职工空前团结、高度一致。

同年2月2日至4日,中科院组织特色研究所申请答辩会,长春应化所以制造业转型升级领域并列第一名的成绩从14家申报研究所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评审。

此前连续9天,长春应化所时任副所长、现任所长杨小牛与所里的同事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两点,高度凝练特色创新工作,反复推敲修改申请书。辛苦付出终于得到回报,通过特色研究所评审,也为全所增添了几分春节前的喜庆。

3个月后,长春应化所进入首批中科院特色研究所试点单元序列,标志着研究所进入了一个以“三个面向”为重要指引、以“四个率先”为战略目标的改革创新发展新阶段。

但就像杨小牛所说,“成为特色研究所首批试点建设单位,对我们来说既是重大机遇,更是严峻挑战。”因为对于一个全新的体制机制,或许没有人十分清楚特色研究所一定是什么样的轮廓与架构,因此,如何在摸索中蹚出一条具有长春应化所风格的路,便成了当时的首要任务。【阅读原文】

率“心”而行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张楠

心理所科普展览馆“心理梦工厂”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供图

心理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人类嗅觉实验室

2014年下半年,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启动之初,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奔波于各地,在全院范围宣讲改革背景和具体举措。在面向京区院属单位的宣讲中,心理所作为特色研究所的示例出现在他的PPT报告中。“在院党组心目中,心理所就是典型的特色研究所。”聆听院长报告的心理所所长傅小兰,抓住了这个重要信号。

在中科院内,心理所是相对独特的一家研究所,不存在同质化竞争;在中科院外,心理所也是领域内的第一梯队,更是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综合性研究机构。心理所学科类别完整,既有针对大脑结构神经功能的微观研究,也有针对人群的宏观研究;产生了大量学科交叉研究方向和成果,且在中科院的政策引导下,更关注成果应用,更“接地气”。

因此,在中科院研究所分类改革中,心理所作为“特色研究所”的标签非常明显。然而,现实中的心理所在研究成果评价、科研资源争取方面,却因学科特色而背负着“独特”压力。

心理学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但其研究内容、方法与生物学有很大区别,因为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的认知和情绪加工过程与机制,研究成果很难像生命科学领域其他学科那样,在高影响因子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此外,心理学还有交叉学科的特点,与信息科学、医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也有一定交叉。

“由于心理学与信息科学同样关注对信息的加工,因此在参加项目研讨时,很多心理学研究人员会跑到信息领域参与讨论、寻求合作。但是,目前心理学的队伍规模和竞争力无法与信息科学相提并论,因此在合作中总是比较被动。”回想起这些年的经历,心理所党委书记孙向红有些无奈。

对心理所人而言,多年来“被边缘化”的不争事实如鲠在喉——虽然努力,但相对其他研究所仍起步偏晚;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也比较靠后;中科院重大项目的支持,心理所也似乎沾不到边……

研究所分类改革对心理所来说,无疑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遇。这一次,心理所人要打一个翻身仗。【阅读原文】

把重大产出写进“健康中国”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甘晓

先导细胞(玫红色)引导造血干细胞(红色)归巢进入血管微环境

共聚焦显微镜活体观察造血干细胞归巢

2015年起,中科院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中,启动了深化上海生科院改革。在这场顺应生命与健康科学发展规律和内在发展需要的深化改革中,上海生科院的学科布局划分为分子细胞、脑科学、分子植物、人口健康等4个重点领域。

2016年11月起,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等3家卓越创新中心,以及上海生科院人口健康领域实体科研机构(现营养与健康所)同步开始以中科院内“计划单列”的形式运行。人口健康领域科研机构常被简称为“第四机构”。

李林表示,“人口健康领域涉及的研究方向更复杂,相关单元也更多,改革的难度自然更大”“‘第四机构’的改革走向,事关整场深化改革的成败,是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第四机构”的整合涉及“三所一院两中心”,包括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来新建共建的营养科学研究所、上海生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中科院—第二军医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以及从中科院上海分院划转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前身为中科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等。

对标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第四机构”能建成何种类型的四类机构,一条自主探索之路正在铺就。就在“第四机构”广大科技人员困惑迷茫、翘首以盼的时候,2017年底,中科院领导指点迷津,“第四机构”明确了以特色研究所为发展方向。【阅读原文】

“理”当益壮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冯丽妃

生物酶法骨明胶生产工艺开发

我国首套对外出口的200W@4.5K氦制冷机

今年6月,理化所刚刚度过第20个生日。这个组建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施期间的研究所,在诞生之初就被赋予特殊的职责与使命: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前期的研究工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以如此定位建立研究所在当时的环境下并不多见。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作为中科院打出来的一张面向社会和国家需求的“特色牌”,理化所的科研还要具备一定的“高度”,即需要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具有市场前景,或是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

立足于这一定位,理化所逐渐巩固和发展了四大优势学科,包括光化学、制冷与低温、人工晶体和激光物理,并推动这些学科在国内外占有一席之地。

正因为如此,2015年,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到理化所视察时指出:“理化所经过十余年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团结合作、协同创新的优秀文化,打造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特色,是研究所整合的成功范例。”

这也为理化所推进特色研究所建设埋下了伏笔。“现在回头看,这段描述对于理化所而言相当准确。”理化所所长张丽萍说。

改革是为了促进发展,但重点是该往哪个方向发展?通过梳理学科领域的“家底儿”,张丽萍和所领导班子确定了理化所特色研究所建设的定位和5个重点服务项目。特别之处在于,这些项目均指向对行业有引领作用或显著影响的重大成果产出。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围绕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一系列高质量科技供给。”论证会上,张丽萍把理化所的“特色使命”带到了专家组面前。这一定位得到了在场专家的认同。【阅读原文】

跃动的“生物大分子” 查看详细>>

■本报记者 王之康

30纳米染色质左手双螺旋结构模型

科研人员展示研究成果模型

故事要从2013年说起。

那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对中科院提出“四个率先”要求,即“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在那个夏天,无论在中科院机关还是各个研究所,大家都在讨论同一个问题:作为我国科技国家队的中科院,如何才能把中国科学带到世界前沿?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曾指出,从中科院的自身情况来看,初步具备了实现“四个率先”的基础和优势,但在科研布局和科研能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智库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与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必然途径”。

“至于如何深化改革,在中科院的顶层设计下,大家普遍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一定要整合院内的优势力量。”生物物理所所长许瑞明说。

在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生物物理所可谓实力雄厚。比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梁栋材,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愉都是生物物理所在蛋白质科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我国第一批建立的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也是生物物理所,30年来积累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可以说,在这个领域,生物物理所是全国的排头兵。”许瑞明介绍道,自建所开始,生物物理所就定位于基础研究,瞄准世界前沿科学进行技术攻关。“比如,在‘两弹一星’研制工作中,生物物理所作出了很多贡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参与了胰岛素的晶体结构解析等重大科研项目。这么多年来,研究所凝聚了一批在基础研究方面非常优秀的科学家团队。因此,在研究所分类改革中,建设卓越创新中心最为合适。”

很快,一张考卷便展现在生物物理所面前——在生命科学领域如何引领中国科学走向世界前沿。

这张考卷并不好答。卓越创新中心怎么体现卓越?国内、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现在有什么,未来还要有些什么?重点聚焦哪些前沿科学问题?什么样的体制机制才能保证卓越创新中心的凝聚力和创新的持久性?一系列问题亟待理清。【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