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小华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20/5/2 21:08:54
选择字号:
伪造同行评议,30余篇论文被撤!传统审稿模式再受质疑

 

据微信公号“生物学霸”报道,来自浙大、南京理工、北航、华中师范等国内数十家高校的研究人员,最近遭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期刊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批量撤稿30余篇。值得关注的是,伪造同行评议几乎存在于每篇撤稿中。
 
关于同行评议的另一个不好消息是:据Science网站报道,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质量仅比预印本文章提升了4%。
 
该研究将2016年发表于bioRxiv的56篇预印本文章与后来在期刊上发表的同行评审版本进行了比较。其中,大多数文章属于遗传学和神经科学。
 
研究发现,预印本报告质量的平均分数为68%,而同行评议后的发表版本对应的分数是72%,数值差别仅有4%。
 
时常不靠谱、作用又有限,一时间,关于传统同行评审模式的质疑再起。
 
期刊同行评审局限性日益暴露
 
期刊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学术的进步,都离不开同行评审的作用发挥。然而,随着期刊数量和信息量的激增,在论文的质量把关与快速发表上,传统的同行评审模式日益显露局限性。
 
例如,论文和审稿人数量增长上的不平衡,造成了过长的审稿周期。2018年,一项针对全球1.1万名研究人员的调查发现,“审稿人疲劳”日趋严重。因此,期刊编辑必须平均邀请更多的同行审稿人评审稿件才能完成每一次审稿任务。
 
难以寻找到适合的审稿人也是一大困境。随着领域愈加细分、学科愈发交叉,评审专家大多只熟悉个人所在的领域,而对其他领域所知有限,这容易导致对一些超出自己知识结构的创新性研究判断失准。
 
既然找审稿人这么难,让论文作者推荐评审专家会不会容易些?或许容易,但也将导致新的漏洞。
 
一项针对瑞士资助申请的分析发现,由资助申请者推荐的同行评审人员给出“优秀”或“杰出”分数的可能性是给出“差”或“好”分数的4倍。
 
一些同行审稿研究也同样发现:由作者提名的审稿人对论文的评分高于期刊编辑挑选的审稿人。
 
此外,同行评议中还存在学术欺诈及学术错误、同行评审造假、恶意剽窃等一系列潜在风险。
 
此情此景下,颠覆传统期刊出版方式的“预印本”能否值得信赖?
 
预印本会是值得信赖的新方式吗?
 
与传统期刊相比,预印本开放获取形式所带来的关注度和引用率,将帮助作者优先展示其学术成果。这样既利于前沿科学的交流,也有利于研究者获得更多的反馈意见,不断修正完善学术成果。
 
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吴家睿曾撰文指出,在当今的物理、数学等理论学科中,预印本平台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已超越了传统的科技期刊。研究者通常会把个人研究成果在预印本平台上首先发布,如英国数学家阿蒂亚(M. Atiyah)就在2018年9月以预印本形式发布了证明黎曼猜想的论文。
 
如今,预印本平台的发展早已超出物理学、数学等理论科学领域,不少国家纷纷出现了预印本网站。
 
1991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创建的arXiv(1999年改名为arXiv.org),起初只收录物理学领域论文,如今已经扩展到数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由冷泉港实验室负责运营维护的bioRxiv,美国冷泉港实验室、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和耶鲁大学联合运营的medRxiv等诸多预印本平台都正在学术研究中发挥作用。
 
中国近年来也成立了多个预印本平台,如“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org”(http://chinaxiv.org/)于2016年1月开始接收研究论文。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地区或语言的预印本网站也正在实时助力学术交流,如研究阿拉伯语言的ArabiXiv、非洲的AfricArxiv和印度的IdiaRxiv。
 
尽管预印本平台蓬勃发展,但在上面发布的论文质量一直受到质疑。事实果真如此吗?
 
除了上述Science报道的最新发现,2019年一项发表于《国际数字图书馆杂志》的研究也通过一种自动化方法比较了大量的预印本文章与其随后在相关期刊上的发表版本。
 
这项研究涉及发表在bioRxiv上近2500篇文章,以及arXiv上的1.2万篇文章。最终得出的结论也是:预印本与正式发表版本论文的差异很小。
 
该研究的作者、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Martin Klein表示,这并不表明同行评议没有价值,但不可忽视的是,就预印本和期刊文章各自为科学交流发挥的独特益处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Klein表示,在他自己的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研究人员已经接受并依赖预印本已有几十年了,大家知道同行评审后可能会对其进行完善。“对我来说,这根本不用考虑。”
 
参考文献: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4/345417.shtm?id=34541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1387-1180925.html
 
https://mp.weixin.qq.com/s/t1fIj4TSyJYC15bwsfE7UQ
 
https://mp.weixin.qq.com/s/18vssppTzuiO3RWtTxA-Sg
 
https://www.sju.edu.cn/lsywhdtyjy/de/6e/c5060a56942/page.htm
 
https://mp.weixin.qq.com/s/uk8TL71wTdTRG6kL7HFLmg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3/do-preprints-improve-peer-review-little-one-study-suggests
 
https://mp.weixin.qq.com/s/P_EKmeOVAmi1aFz_HIy0yg
 
https://mp.weixin.qq.com/s/-DmoFGm__naOCxn8AIjL3A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双星合璧”制造人工日食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