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6-14 9:07:05
选择字号:
院士:经济腾飞建功勋
 
■本报记者 潘希
 
从60多年前建国初期的贫穷落后,发展成为今天能源资源丰富、农业科技领先、工业稳步上升的经济大国,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让世界为之惊叹。
 
摘掉“贫油”的帽子,打赢农业“黄淮海战役”,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突破炼油催化剂的国际封锁、解决千年汉字印刷术的瓶颈……在数不清的一个又一个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攻关突围中,院士的身影总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凭着那种特有的钢铁般的意志,凭着要用智慧为国家创造财富的坚持,两院院士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我国的工业起步晚,曾经的技术落后发达国家几十年,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国家需要院士们的智慧,并期盼院士在这一特殊历史阶段大有作为。
 
1955年,闵恩泽在美国学成后冲破重重阻碍回国,迅速投身到新中国的石油炼化事业。1956年初,闵恩泽在大连中科院石油研究所第一次看到了铂重整催化剂的实物。“那3毫米药片状的小片,我永远也忘不了。”从此,他和他的团队开始在摸索中前行。
 
1964年,在闵恩泽的领导下,我国自己的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工厂投产,终于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满足了国家的急需。
 
从实验室的几十克催化剂,到成吨催化剂生产,闵恩泽让我国炼油催化剂迎头赶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炼油催化剂跨越式发展。
 
人们称王选院士为“当代毕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他主持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汉字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
 
从1975年开始,王选开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开发,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激光照排技术开始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地,并在国外引起轰动。
 
汉字激光照排的诞生,给出版印刷行业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西方国家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才从第一代照排机发展到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而我国却从落后的铅字排版一步就跨进了最先进的技术领域,使得我国印刷业的发展历程缩短了将近半个世纪,印刷行业的效率也提高了几十倍。
 
王选和他的激光照排在市场上也创造了一个神话,现在它已占据了中国报业的99%,海外中文报业80%的市场份额。
 
因而,人们这样评价王选的成就:如果没有他,我们的汉字印刷业将会倒退多少年?
 
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院士的行动,为技术产业的发展指明着方向。
 
高速铁路、煤焦油化工、航空航天,我国曾经极为落后的工业领域,因为院士而闪耀出光芒,中星微、曙光大型计算机、龙芯芯片,一个个成功的企业背后,是院士们的无私奉献。
 
而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科技的显示度从没像这些年如此突出。
 
在浙江,一些企业不仅抓住了已经成熟的科研成果,还瞄上了院士们正待开发的科研项目;在江苏,为吸引更多的关键技术与产业结合,上百家“企业院士工作站”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这些信号所释放的,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科技与经济互动规律越来越深的把握;而体现在战略与举措上,就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赋予院士们更加紧迫的历史使命。
 
1953年,当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能源,特别是石油的匮乏,是摆在新中国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当时探明的石油储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
 
在中国的土地上,美国人曾两手空空,徒劳而返,并因此给中国扣上了“贫油国”的帽子。可是,要发展工业,振兴经济,没有石油怎么行?解决经济建设中的能源紧缺问题,让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极为关切。
 
此时,一位有独到见解的中国学者好像已透过厚厚的地层,看到了深埋在中国国土下的丰富石油宝藏。他是新中国的第一批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他的名字叫李四光。
 
1956年,中央根据李四光的意见,找油工作进行了战略转移,由原来仅局限于西北一隅开始向东部转移,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石油大会战。
 
仅用4年时间,大庆油田会战就顺利告捷,李四光的科学预见得到了证实。此后,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我国东部一系列大油田的勘探与发现,迎来了我国石油工业的高速度发展,宣告了“中国贫油论”的彻底破产。
 
如今,作为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现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6.7亿吨,累计生产原油18.21亿吨,占同期全国陆上石油总产量的47%;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48.2亿立方米,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除了石油和天然气,矿产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
 
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需要,1950年,业治铮院士根据中国基本建设的需要,在鸡西、双鸭等地从事煤田和沙金地质调查,不久后又奉命调查兰州阿干镇煤田。这些煤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先后投产,对中国工业基本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赢了1975年那场全国富铁矿会战,涂光炽院士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2001年,已经81岁的涂光炽还提出要亲自考察云南的3个矿床。而直到2007年生命的最后一刻,涂光炽仍在为寻找超大型矿床作着最后的思考。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迫切需求,周孝信院士参与我国多项大型超高压输电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破解我国第一条33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第一条±500kV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等电力系统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年逾八十的钱鸣高院士,还在为煤炭的科学开采一直奋斗。
 
当院士们为中国能源问题倾尽毕生心血并取得辉煌成绩时,中国的经济腾飞“势如破竹”。
 
60多年来,侯德封、孙枢、李德生,一代又一代的院士们奋战在我国能源科技领域的第一线。他们用自己的脚丈量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学识,让脚下的黑土“变黄金”。
 
农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经历了1959年至1961年那场全国性粮食短缺的“三年自然灾害”,重压下的中国农业,势必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排除万难,院士一马当先。
 
在田间地头,在荒野山坡,头戴草帽,手拿农具的院士们或俯身查看作物长势,或低头记录实验数据,能看到的只是他们被汗水浸透的衣襟,被晚霞照红的背影。
 
1985年~1987年,我国粮食产量下降,人口却大幅度增长。中科院27个研究所的400名科技人员投入冀、鲁、豫、皖4省农业主战场,启动了以盐碱地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农业黄淮海战役”。
 
作为这场战役的领头人,李振声院士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让过去80%为中低产田的黄淮海地区,亩产提高了1倍以上。
 
此后,通过育种实践,李振声又相继培育成了小偃54、小偃81等多个小麦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使农民大幅度增加了收入,更让国家的农业发展稳步向前。
 
50多年来,这位小麦远缘杂交育种世界性难题的攻克者、蓝粒单体小麦染色体工程的开拓者,把他的满腔忠诚和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祖国的农业经济发展。
 
正如李振声所言:“中国完全可以养活自己,现在如此,将来我们相信凭着中国正确的政策和科技、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除了李振声和人们所熟悉的袁隆平,还有一批院士在用行动捍卫着“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的信念。
 
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黄土高原的上空。热浪扫过干燥的土地,扬起阵阵尘沙。在陕西杨凌农业开发区的试验田里,山仑院士正认真地观察着庄稼。
 
“我主宰不了老天爷,但我可以研究出一种抗旱剂,给种子赋予顽强的生命力。”这是山仑许下的诺言。
 
用抗旱种子降伏旱魔的想法一确立,山仑就开始没日没夜地在田间地头、简陋的实验室里进行艰苦的实验。经过多次筛选,山仑终于找到了一种种子抗旱剂——钙赤合剂。如今,这种成本低、操作简便的抗旱剂在西北地区推广了20多万亩,增产率达15%左右,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研究中的一项创新成果。
 
刘昌明院士是我国地理水文研究领域的重要倡导者与开拓者。他将水文学的地球物理、工程方向与农田水利等学科相结合,在水文水资源研究中开拓创新。过去十余年,刘昌明参加咨询项目近30项,围绕水领域问题开展咨询研究,为国家解决重大水问题献计献策,为国家水战略提供了科学咨询意见。
 
金黄的麦穗、饱满的谷粒、殷实的粮仓,在艰苦的环境下,院士们不懈辛勤耕耘,让大片的荒地变为良田,让农民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句话说出了国家赋予院士们的使命,也道出了院士们在心底所呐喊出的希望。
 
《中国科学报》 (2012-06-14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