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握文 刘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5-11 9:04:36
选择字号:
“天拓一号”技术实验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本报太原5月10日电(通讯员王握文、刘俊)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设计与研制的“天拓一号”技术实验卫星,今天15时06分,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与我国“遥感卫星14号”一同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13分40秒后,“天拓一号”紧随“遥感卫星14号”之后与火箭分离。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测控数据表明,卫星已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天拓一号”是我国首颗将星务管理、电源控制、姿态确定与控制、测控数据传输等基本功能部件集成在单块电路板上的微小卫星,也称单板纳星。其尺寸为425毫米×410毫米×80毫米,重量为9.3公斤,主要任务是开展星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接收、光学成像、空间环境探测在轨科学试验。
 
“天拓一号”的研制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运行,是国防科大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创新成果。在“天拓一号”研制过程中,他们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单板纳星这一全新的体系结构,经过3年刻苦攻关,在综合电子设计、机/电/热一体化设计、星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接收、空间原子氧通量测量、工业级元器件/组件筛选及加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
 
近年来,该校积极开展微小卫星技术研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纳星研究生创新基地”,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在读研究生为主体,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微小卫星研究团队。在“天拓一号”的自主设计与研制中,他们掌握了单板纳星研制的核心关键技术,为我国微小卫星新技术探索和后续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科学报》 (2012-05-11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