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
包信和院士荣获周光召基金会“基础科学奖”
本报讯 5月23日,第八届周光召基金会科技奖颁奖仪式在广州举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因在催化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获得“基础科学奖”。
包信和院士多年来一直以新型催化材料的创制和新能源清洁高效转化过程的开发为目标,由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开展了系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他所提出的“限域催化”创新概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初步形成理论体系,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影响。
周光召基金会是由钟健国先生及其家属捐资,于2006年6月15日在香港设立。周光召为基金会理事会永久名誉主席兼基金会奖励顾问委员会主席。该奖项每年颁奖一次,主要奖励对中国有杰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刘万生 石瑛)
西安分院
徐宗本院士为商洛中学师生作报告
本报讯 5月22日,由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共青团陕西省委、中科院西安分院主办的“院士报告进校园”活动在商洛中学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宗本应邀为商洛中学500多名师生作了题为《我如何从一个砍柴娃成长为一名科学家》的报告。中共商洛市委组织部、共青团商洛市委、商洛市教育局等承办此次活动并予以大力支持。
这次也是徐宗本第一次走进高中学校作报告。他结合目前高中生的世界观成长特征和知识结构情况,以“我如何从一个砍柴娃成长为一个数学家的—— 一些可能有用的启示”为题,向同学们分享了他的求学之路、科研经历和工作经验,并将总结的成长感悟:“立志”——把有所作为作为终生目标;“做事”——让追求卓越变成习惯;“做人”——只有服务他人才有自己的价值及“启示”——对同学们的知心话,等与参加报告会的同学代表们共勉。
报告结束后,徐院士还和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对于学生们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疑惑,徐院士从身边小事说起,生动地为大家讲解、提出建议和鼓励这种提出疑问的学习态度。
报告会深受师生的欢迎。报告会刚一结束,众多学生请徐院士签名留念以其作为人生奋斗的动力源泉之一。(张行勇)
植物所
匡廷云院士“红叶论坛”开讲
本报讯 5月27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第五期“红叶”创新文化论坛举行。会议特邀中科院院士匡廷云作了题为《科学之旅——汤佩松先生一生的执着追求》的报告。
匡廷云对汤佩松院士的传奇一生进行了介绍。她向大家详细讲述了汤佩松的早年学习经历、回国后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在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以及他的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坚定信念。
汤佩松先生一生在科学研究领域硕果累累,是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他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在武汉大学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普通生理学实验室,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科研骨干人才。匡廷云院士说,汤先生对她的指导和学术思想的影响使她终生受益。
匡廷云以汤先生一生奉行的信念“忠于科学——科学就是积累、继承、突破和演进的过程,它来自个人,却属于全人类”结束了报告,之后同与会人员就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成长成才、如何树立正确的目标和信念、如何协调事业和家庭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植物所所长方精云感谢匡廷云院士的精彩报告,他感谢在匡廷云的带领下,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在光合作用领域中的坚持、拼搏和对汤先生精神品格的传承发扬。(科讯)
新疆生地所
科普活动走进和田
本报讯 近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新疆分院和和田地区科技局主办,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承办,以“创新创业·科技惠民”为主题的2015年科技活动周在和田地区七县一市举行。
新疆生地所标本馆组织了31名专家,兵分两组,以和田市为中心向东西两线出发,分别开展“科学使者进校园(社区)”和 “农业科技服务民生”等系列科普活动。
科普讲座在“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风光”的歌声中开始。“同学们,你们是新疆的孩子。我们的家乡,你们真正了解多少?”新疆生地所塔世根副编审的报告《认识新疆山山水水,建设美好家园》,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另一小组的专家们此刻正在田间地头忙碌。农业专家们正向老乡们传授耐盐小麦种植以及核桃树、枣树的田间种植管理技术。
此次和田地区科普周活动,五天内行程1500公里,共举办科普进校园讲座、科技下乡活动50余场,共发放涵盖科学、农业、林业、畜牧、健康生活等各类科普双语图书杂志2万余份。悬挂宣传横幅8条,展示宣传展板63块,先后有万余名群众参加了活动。(科讯)
《中国科学报》 (2015-06-01 第6版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