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4-28 6:25:41
选择字号:
草原大火须防更须管
 
■本报记者 王卉
 
“哗的一下就来了,风有多快,草烧得就有多快。”近日, 我国现代草原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描绘草原的危险火情。
 
近日,蒙古国草原发生大火,并蔓延至我国境内。虽然经过紧张而有序地扑火行动,目前此次火灾对我国边境地区的威胁已基本解除,但这还是引发了人们对草原大火的高度关注。
 
然而,与普通人对草原大火心怀恐惧不同,一些业内专家却认为,草原大火并非只有负面效应。
 
“草原火灾是双刃剑,它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但另一方面,又是草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措施。”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樊江文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草原着火在生态上也有益处
 
任继周、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刘书润和海山,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也都认为草原着火对生态系统具有积极意义。
 
“草原着火可以消灭一些害虫、虫卵。”任继周介绍。
 
“这样,夏天蚊子少了,一方面对牲畜抓膘有利,另一方面牲畜疾病也会大大减少。”海山说。
 
而且在烧过火的地方,青草返青快,并且长势旺盛。任继周解释,原因在于,草木灰是很好的肥料,同时,植被的枯枝落叶被烧掉以后,土壤升温,地表颜色变黑,也有利于吸收阳光。
 
同时,任继周表示,火灾也可以清除一些家畜不喜欢吃的杂草灌木。
 
“火是整个物质循环的催化剂和动力。”刘书润解释,在北方,因为天气寒冷,草原土壤微生物活力特别低下,枯枝落叶不易被消解。而火能把枯枝落叶消解,使之纳入正常的物质循环。
 
“如果某个草原多年不着火,其正常的物质循环就会受到阻碍。”刘书润认为,在一些局部草原利用不足、有大量多年宿草积累的地方,应该用火烧加以改良。
 
从防火变为火管理
 
“以前,我国草原经常着火。这是自然规律。”刘书润表示,但现在由于我国草原退化,通常较难起火。
 
而蒙古国草场质量还相当好,所以经常着火,有时就传到我国境内。“他们通常还不打火,让火自生自灭。”
 
海山介绍,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在呼伦贝尔草原都有牧民于春天主动放火,但他们掌握一套放火防灾的知识和技术,了解风向、火力,基本能够控制火势。
 
樊江文表示,有些国家也在有计划地进行火烧,促进生态系统更新。
 
“但国外采用火烧方式,是有条件的。”任继周表示,当草地中草茬比较高的时候,才会用到这种方式。如果放牧很完善,草茬基本被牲畜吃掉,就没什么可烧的了。
 
对草原着火的处理方式,国外也经历了几个阶段。刘书润表示,上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也像我们一样,对草原和森林大火采取及时扑灭的措施。后来发现生态系统出现了问题,便开始改变管理方式,由“防火战”,变为“火管理战”,也就是将火作为森林和草原的管理手段之一。“他们认为,一味防火,反而会造成森林、草原不可收拾的大火。”
 
而在我国,草原火灾之所以被视为灾难性事件,海山认为,主要由于现在草原数量少,并且随着各种建筑物的增多,人们更担心造成财产损失。另外,由于呼伦贝尔草原紧邻森林,人们还担心进而引起森林大火。
 
“由于我国有些地方管理还比较粗放,不建议人为放火,因为很可能引发不可收拾的火灾。”任继周表示,采取人为放火的方式进行草原管理,是非常细致的工作,如需要选择无风或风向稳定的微风天气(一般风力在3级以下),下风方向需要做好防火带,烧草时要严密监视等。
 
刘书润也有类似看法,“一般我们不主张人为放火,依靠雷击或其他自然因素着火就可以了”。
 
《中国科学报》 (2012-04-28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APP推出论文&基金全新活动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