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院院刊》
恒河正经历1300年来最干旱时期
印度理工学院的Vimal Mishra团队揭示了恒河最近的干旱是1300年来前所未有的。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恒河流域正经历着严重且前所未有的干旱,威胁水和粮食安全。研究组根据仪器数据、古水文记录和水文建模,使用公元700年至2012年间1300年的径流重建,发现1991年至2020年的干旱是过去千年中未有过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长期频繁的干旱,恒河流量下降比历史上最接近的时期,即16世纪严重了76%。这种干旱超过了自然变率,强调了人为因素的主导作用。尽管CMIP6模型预测在变暖情景下流量会增加,但最近的下降表明未来水资源可用性预测的复杂性。
该发现强调了研究控制夏季季风降水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迫切性,包括大尺度气候变率和人为因素。在气候模型中更好地约束这些过程,对于改善未来的季风预测及实施适应性水管理战略,以确保恒河流域在气候变化下的淡水供应至关重要。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73/pnas.2424613122
《英国医学杂志》
积极参与乳房X光检查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何伟(音)团队研究了参与第一次乳房X光检查后25年的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
研究组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参与者为43万余名在1991年至2020年间接受乳房X光筛查项目邀请的女性。在受邀参加首次乳腺X光筛查的女性中,有32.1%未参与筛查。这些未参与者后续筛查参与率持续较低,且更可能被诊断出症状性晚期乳腺癌。具体来说,与第一次筛查参与者相比,非参与者患Ⅲ期癌症的比值比为1.53,患Ⅳ期癌症的比值比为3.61。
这项研究表明,未参与首次筛查的女性群体长期面临乳腺癌死亡风险。这为实施针对性干预以提高筛查依从性,从而降低死亡风险提供了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36/bmj-2025-085029
《中国科学报》 (2025-09-30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