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项研究显示,到2100年,在中等温度和高温情景下,原绿球藻在热带海洋的种群规模可能最多缩小51%,表明面对气候变化,这些细菌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脆弱。相关研究9月8日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
原绿球藻是一种对海洋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蓝藻。不同的原绿球藻菌株栖息在75%的地球日照表层海洋中,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约占全球总量的1/5。据预测,许多热带和亚热带海表温度到2100年会经常超过30℃,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原绿球藻能生长在最热的热带和亚热带海洋区域,人们曾认为其分布范围会随海洋持续升温而进一步扩大。不过,这些估算结果仅基于实验室数据。
为了估算原绿球藻野生种群如何应对海洋升温,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的Francois Ribalet和同事分析了2010至2023年的数据,这些数据由穿过热带和亚热带太平洋的船载仪器连续收集。他们发现,原绿球藻分裂和生长的速度与海洋温度相关。尽管此前预测它们在更高温度下仍会迅速生长,但研究发现,其在海洋中的分裂速度在海表温度超过28℃时会急剧下降。模拟显示,在未来中等温度和高温情景下,原绿球藻的生产力或较当前下降17%~51%。
作者指出,研究结果凸显了关键海洋微生物在气候变化下的脆弱性。(冯维维)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5-02106-4
《中国科学报》 (2025-09-10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