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锐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19
选择字号:
富勒烯合成35年后常温条件下再现奇迹
48个碳原子组成的环碳问世

 

研究人员通过添加“缓冲器”使环碳分子保持稳定。图片来源:Harry Anderson

本报讯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这是继35年前合成富勒烯(C60)以来,第二种能够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研究的全碳分子。这一突破可能为新一代电子和量子技术提供极其高效的材料。相关研究8月14日发表于《科学》。

环碳是由碳原子环组成的分子,如富勒烯和纳米管等,它们能够表现出奇怪的化学行为或以不寻常的方式导电。但环碳非常脆弱和不稳定,极易分解,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爆炸。通常来说,环碳只有在极其苛刻的条件下才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因此很难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为攻克这一难题,英国牛津大学的Harry Anderson和同事利用索烃结构,找到了一种在室温下使其保持稳定的方法,并在一个新分子——C48上证明了这一点。

C48是一个由48个碳原子组成的环。Anderson和同事在C48上添加了一个“缓冲器”,即让C48穿过3个较小的环,从而使48个碳原子不会相互碰撞,也不会与其他分子碰撞。这种被称为环[48]碳[4]索烃的新结构足够稳定,可以维持约两天,从而使研究人员能够首次详细研究C48。这种稳定环碳的新方法有助其他研究人员研究这类奇特的分子。

有趣的是,C48的48个碳原子就像排列在一条无限链中一样,理论上这种结构能够无限期地将电荷从一个原子转移给下一个原子。这种导电潜力暗示环碳可用于一系列新一代技术的研发,包括晶体管、太阳能电池、半导体和量子器件等。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一点。

“一场竞赛可能要开始了。我们可以把这种长环看作制造无限链的垫脚石。”德国乌尔姆大学的Max von Delius说,单碳分子链比环状C48更适合作为导体,这将是真正要迈出的下一步。(徐锐)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y6054

《中国科学报》 (2025-08-19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创纪录高温引发异常融冰 微生物可复刻巧克力风味
古菌揭示潜在抗生素宝库 澳科学家称观测到迄今最古老快速射电暴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