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李建平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19
选择字号:
我国科学家首次探测到月球新一代激光反射镜回波信号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李建平)近日,中山大学天琴测距台站首次探测到月球新一代激光反射镜的回波信号,并确认测距实验成功。这使我国成为继法国、德国和美国之后实现对该合作目标进行测量的国家,彰显了我国在月球激光测量方面的实力。

8月13日0时37分,中山大学天琴测距台站工程师韩西达、吴先霖带领团队探测到新一代月球后向角反射器NGLR-1的激光回波信号,初步获得了17个距离测量值,随后因天气原因实验暂停。5时39分,他们再次获得NGLR-1的38个距离测量值,确认测距实验成功。

20世纪,美国和苏联先后在月球上放置了5个可供测月的激光反射器阵列。2019年,天琴计划团队实现了对这5个激光反射镜的测量,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三个完成该实验的国家。今年3月2日,美国“蓝色幽灵”月球着陆器将第六块激光反射镜NGLR-1投放到月球。

“这些小小的‘镜子’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窗口。每一次成功的激光回波光子,都为我们理解引力、时空、月球内部及地月系统的演化提供了独一无二且至关重要的数据,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宇宙的基本法则和我们所处的家园。”吴先霖介绍。

韩西达介绍说:“与上一代角反射器不同,NGLR-1并非拼接而成的,而是一个孔径为10厘米的实心单体。可以理解为要在茫茫月球上探测到这个10厘米大小的物体。随着目标更小,观测难度更大但精度更高,可以消除上一代激光反射镜因月球天平动效应造成的距离展宽,提供更高的测距精度,为月球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长期研究提供支持。”

天琴计划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于2014年提出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预期于2035年前后在约10万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部署3颗全同卫星,构成边长约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星座,建立空间引力波天文台,进行基础物理、天体物理及宇宙学的前沿研究。此次成果是天琴计划的一部分。

《中国科学报》 (2025-08-19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创纪录高温引发异常融冰 微生物可复刻巧克力风味
古菌揭示潜在抗生素宝库 澳科学家称观测到迄今最古老快速射电暴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