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14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湿地将持续快速变绿

 

本报讯(记者沈春蕾)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遥感研究团队基于1087个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样点数据和中国湿地分布数据,解析了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系列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

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监测其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对于准确认知湿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至关重要。在全球植被绿化趋势的背景下,由于原位观测不足、湿地植被生长与局地水文关系复杂等因素限制,已有研究缺乏对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时空格局的准确解析,限制了湿地植被碳汇等研究进展及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密度平均为352.23±32.67克/平方厘米,中国湿地植被地上碳储量约为5750万吨。近20年来,中国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呈现逐渐增加特征,绿化趋势显著。在未来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湿地将持续快速变绿,但变绿程度呈现明显地理差异。

该研究从国家尺度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数据库的构建和高精度的空间预测方法入手,对中国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进行了优化创新研究,准确揭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现状特征、历史变化及未来趋势。选择地上生物量为指标,弥补了已有研究对中国湿地植被绿化趋势研究的不足,将有助于加深对于国家和全球尺度湿地碳循环的理解。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3247-025-02628-z

《中国科学报》 (2025-08-14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水空两栖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首飞测试成功 中科大构建国际最大规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
巨型爱因斯坦环揭示宇宙最大黑洞之一 科学家“瞥见”恒星宜居带的系外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