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江庆龄)8月10日至13日,以“塑造融合连接的未来”为主题,由中国通信学会、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和IEEE通信协会联合主办,复旦大学承办的2025国际通信大会在上海举行。
大会由复旦大学副校长汪源源、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全担任名誉主席,复旦大学教授高跃、英国萨里大学教授拉希姆·塔法佐利、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张伟担任联合主席。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介绍了智简无线网络的核心原理与实践,并探讨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未来发展方向。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授格哈德·费特魏斯对无线电接入网各层所需的关键创新做了概述,指出6G不仅被视为一项技术成就,更是构建赋能个人、保护隐私并为社会带来切实利益的系统的基础。华为技术(加拿大)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朱佩英则介绍了一个以感知辅助人工智能为核心的6G-ISAC框架,将为类机器人化的服务与应用开启全新领域,使6G成为大规模智能交互系统的平台。
本次大会共设置了13场分论坛,内容涵盖信息与通信理论、通信信号处理、移动与无线网络、天空地一体化网络、通感一体化和人工智能赋能通信与网络等关键领域。此外,大会同步进行了19场技术讲座、26场研讨会、38场特邀报告、16场演示活动。
《中国科学报》 (2025-08-14 第3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