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彬)燕山大学田永君院士团队与国内外研究人员合作,理论预测了高压下惰性气体氦(He)和氟气(F2)反应,形成极性共价键He-F,从而产生稳定的He3F2化合物。近日,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氟以“宇宙最强电负性”著称,而氦则是出了名的“化学宅男”,在常压下拒绝与任何元素反应。然而,在该研究中,科研人员却让这对“冰与火”的元素组合在极端条件下发生反应,首次形成了真正的氦化学键,颠覆了传统认知。
研究人员通过理论计算发现,在2太帕的极端高压下,氟原子成功“撬开”了氦的封闭电子壳层,形成由HeF2人字链状结构单元和孤立氦原子组成的He3F2化合物。
化学成键分析表明,He3F2中氦的1s电子作为化学键的组成部分,形成新奇的极性共价键He-F,即一个氦原子连接3个氟原子,而每个氟原子连接两个氦原子。氦氟间存在的电荷转移通过这样的连接方式,形成HeF2人字链状结构单元。分子轨道理论分析进一步证明,He-F极性共价键源于高压下氦的1s轨道与氟的2p轨道间的强相互作用。
该发现不仅刷新了氟化学的反应边界,而且揭示惰性元素在极端环境下蕴藏的未知化学潜能,为探索极端条件下的新物质、新反应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5c06707
《中国科学报》 (2025-08-04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