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学  刘文浩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23
选择字号:
环球科技参考

 

数据分析工具LandScape+助力矿产勘探

近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发布了一款名为LandScape+的在线工具。该工具是CSIRO开发的“勘探工具包(XT)”中最新的数字数据分析工具,旨在帮助地质学家解读地球化学数据,并规划针对金、锂、铜等多种矿产资源的后续勘探方案,加速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勘探进程。

澳大利亚的矿产勘探面临挑战,因为大部分土地覆盖着厚厚的松散土壤、沙层和风化碎屑物质,使得探测地下矿产的迹象变得更加困难。此外,澳大利亚许多地区比较偏远且难以进入,导致地表测绘效率低下。

LandScape+通过遥感数据生成高分辨率(30米)地形图,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优化矿产勘探流程,从而减少对大规模地面观测的依赖。该工具进一步整合地表地球化学数据,以更高效、精准的方式解析土壤调查结果。

通过在不同地貌中标记异常土壤样本,该软件工具可帮助矿产勘探者优化搜索范围。这使得勘探地质学家能够快速结合地形背景解读土壤采样结果,并生成地图,尤其适用于未被开发的“绿地”区域。LandScape+支持从25平方公里到2000平方公里的多尺度制图,使勘探者能够高效评估矿区范围,在降低早期成本的同时加速矿区评估。(刘学)

新型广域成像卫星有望开启地球观测新时代

近日,国际太空产业信息网站SpaceNews报道称,卫星图像和分析提供商BlackSky宣布计划开发新型广域成像卫星Aros。该卫星预计于2027年发射,旨在捕获地球大面积区域的图像,满足国家测绘、海事监测以及数字孪生创建等需求,标志着地球观测技术在广域覆盖领域的重要突破。

BlackSky是一家专注于利用光电成像卫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地球监测的公司。目前,该公司运营着一支卫星“舰队”,能够拍摄特定位置的高分辨率图像。然而,随着市场对大面积成像需求的增加,现有卫星系统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Aros卫星的推出正是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它将与现有的快速重访星座协同工作,通过“提示和引导”的方式,由广域卫星扫描大面积区域以识别变化或兴趣点,随后通知高分辨率卫星对这些特定位置进行详细成像。这种协同模式在导弹监测和跟踪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此外,BlackSky收购卫星制造商LeoStella的举措也为Aros卫星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BlackSky首席执行官Brian OToole表示,Aros卫星的开发基于明确的市场需求信号,美国国防机构、各国政府和商业用户均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研究人员表示,Aros卫星的开发不仅将推动地球观测技术的进步,还将为相关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其在国防、商业和科研领域的应用前景值得期待。(刘文浩)

夏威夷火山岩为研究核-幔相互作用提供新证据

近日,《自然》发文称,德国哥廷根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美国夏威夷火山岩中的贵金属钌(Ru)和钨(W)同位素组成,揭示了地核与地幔之间可能存在的物质交换,为理解地球深部结构和演化提供了新的重要证据。

地核与地幔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洋岛玄武岩是地幔柱上升形成的火山岩,其独特的同位素特征为研究地核与地幔的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线索。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夏威夷、加拉帕戈斯群岛、冰岛等地的洋岛玄武岩样本,以及来自巴芬岛的大陆玄武岩样本。研究特别关注了Ru和W的同位素组成。Ru是一种高度亲铁元素,在地球形成过程中几乎完全被分配到地核中,而地幔中的Ru主要来源于后期的陨石撞击。因此,Ru同位素的变化可以作为地核与地幔相互作用的敏感指标。

研究人员发现,夏威夷玄武岩的ε100Ru值高于普通地幔,μ182W值则表现出未放射性特征,这表明其地幔可能包含地核物质的贡献。此外,通过对其他洋岛玄武岩样本的分析,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岩石的Ru同位素组成与地球早期形成的陨石物质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支持了地核物质参与地幔演化的观点。

为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同位素异常的成因,研究人员还提出多种地核与地幔相互作用的模型。其中一种模型假设地核物质直接卷入地幔中,另一种模型则认为地核外层的氧化矿物可能在地核-地幔边界处形成并进入地幔。通过对比这些模型与实际观测数据,研究人员发现,地核物质的直接卷入可能是导致洋岛玄武岩中Ru和W同位素异常的主要原因。

这一发现不仅为地核与地幔之间的物质交换提供了直接的同位素证据,还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地核是否对地幔有物质贡献的科学争议。同时,该研究还展示了Ru同位素作为一种新的示踪剂在研究地球深部过程中的巨大潜力。(刘文浩)

《中国科学报》 (2025-07-23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人工智能在黄石公园下发现8.6万次地震 研究发现调控甜瓜成熟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月壤取水 可产燃料 《科学》(20250717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