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廖勇凤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16
选择字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黄麻纳米纤维素可作为微塑料的“解毒剂”

 

黄麻植株。中国农科院供图

本报讯(记者李晨 通讯员廖勇凤)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功能因子利用与生物合成创新团队发现,黄麻纳米纤维素通过调节“菌群-甘油磷酸代谢网络”,缓解了微塑料等环境污染物诱导产生的损伤。该研究为植物源纳米纤维素作为消减环境污染物伤害的天然材料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纳米杂志》。

微塑料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在肠道蓄积,影响肠道微生态平衡,甚至诱发或加重结肠炎等肠道炎症性疾病,进而引发系统性健康危机。目前关于有效缓解环境污染物诱导损伤的生物制剂报道较少。

科研人员创新性利用植物源黄麻纳米纤维素有效调节了肠道微生态。研究发现,黄麻纳米纤维素能精准调控肠道核心益生菌群,重建微塑料损伤的肠道微生态平衡,缓解“菌群-肠-磷脂代谢轴”紊乱。该研究通过破解“纳米纤维素-菌群调节-损伤修复”这一分子机制,为肠道微生态调控的健康干预提供了策略,也为将其作为一种调节菌群与修复微生态失衡的双重功能生物材料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acsnano.5c04210

《中国科学报》 (2025-07-16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个大豆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发布 气候变化使欧洲热浪更“致命”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