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温才妃)日前 ,由西湖大学理学院博士后杨弘靖和美国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博士后臧伟呈共同领导的DREAMS巡梦计划正式开启。研究人员将通过网络实时操控位于智利的4米口径布兰科望远镜对南半球的星空展开研究。他们将寻找同地球、火星相近质量级别的流浪行星,这是目前其他项目所无法达到的灵敏度。
银河系估计有1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每一个行星系都有可能产生流浪行星。因为行星不发光,DREAMS巡梦计划采用微引力透镜技术—— 一种通过天体引力对背景恒星光线的弯曲汇聚来间接探测行星的方法。
流浪行星的引力场可以像透镜一样汇聚光线,在天文望远镜里产生一个突然增强的闪光信号。但前提是,地球上的观察者、遥远的恒星、流浪的行星,恰好处在三点一线上。流浪行星的引力透镜效应很微弱,三点一线的概率微乎其微,但天文望远镜能同时观测上亿颗恒星的光线变化,这种宇宙尺度的浩大,让寻找“流浪者”成为可能。
据DREAMS巡梦计划项目组介绍,他们未来有望发现超过100颗流浪行星。“流浪行星是银河系中最神秘的天体族群之一。”杨弘靖说,“它们可能是行星系统剧烈演化的遗迹,研究它们的质量分布将帮助我们揭示行星系统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臧伟呈表示,除了发现流浪行星外,项目组还将测量宽轨道行星的发生率,并向整个天文界发布上亿颗恒星的光变曲线,推动白矮星、小行星和变星等多个方向的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报》 (2025-07-14 第3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