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年)》发布 |
|
本报讯(记者王昊昊)近日,《中国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年)》(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布。
《共识》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白内障学组共同制定,以2019年发布的《中国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年)》为基础,对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定义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整合与总结,形成共识性意见,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以满足不同患者群体的个性化治疗需求。
老视因年龄增长,由晶状体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下降引发,进而导致患者近距离视物困难、视疲劳,严重时伴有眼胀、头痛。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因能同步解决白内障、老视、散光等问题,近年来临床应用率持续提高。但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共识》专家组成员张劲松表示,《共识》的发布不仅为行业确立了更规范的诊疗标准,还将助力不同需求、不同情况的患者获得个性化精准治疗,进一步推动我国老视矫正诊疗水平迈上新高度。
《中国科学报》 (2025-07-14 第3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