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果实表型多样性。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供图
本报讯(记者李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遗传育种团队发布了桃多组学数据库PeachMD。该数据库首次集成桃基因组、表观遗传组、群体遗传变异及多维度表型数据,并深度整合CRISPR设计、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等工具,为推动桃分子育种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近日,相关文章在线发表于《分子园艺》。
在桃的遗传育种研究领域,多组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等海量数据资源。面对如此庞大且复杂的多组学数据,如何高效整合、深度挖掘数据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生物学信息,已成为当前研究者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这不仅需要强大的计算分析能力,更依赖于系统化的数据管理平台和智能化的分析工具。因此,多组学数据库的建立成为了推动桃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基石。
PeachMD数据库涵盖了迄今为止最新和最全面的桃多组学资源库。数据库收集并整合了已发表的12个桃基因组、329个转录组数据集、102个全基因组亚硫酸氢盐测序及1313个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
数据库秉承全过程式的设计理念,通过CRISPR-GWAS联动,实现从基因挖掘到分子设计全流程覆盖。此外,PeachMD数据库还支持多模式检索,从基因ID、启动子、蛋白结构域等多维度查询,可一键获取基因序列信息。集成的Gene LiftOver工具作为基因组数据分析的“桥梁工具”,方便不同基因组间的基因比较。
PeachMD数据库有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86/s43897-025-00157-z
《中国科学报》 (2025-07-09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