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交改良成功的羔羊。浙江农林大学供图
本报讯(记者崔雪芹 通讯员陈胜伟)日前,记者从浙江农林大学获悉,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西藏那曲市农牧业(草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以及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王翀团队组成的联合团队共同研发的浙江湖羊与藏系绵羊杂交改良项目在西藏那曲成功完成。
2024年5月,研究团队在极高海拔的那曲地区开启了湖羊和藏系绵羊杂交繁育,这是全球首次在极高海拔开展湖羊与藏系绵羊杂交改良项目。经过一年多的跟踪研究与精心培育,湖羊与藏系绵羊杂交羔羊如今已成长至8月龄,绵羊生长发育态势良好,不仅长得快、产仔多,而且耐高寒、更壮硕,展现出良好的生产潜力与高寒适应性,即将成为那曲“金种子”,为当地农牧民养殖致富开辟了新的渠道。
那曲市畜牧研究所副所长喇振兴介绍说:“从目前监测数据看,这批羔羊不仅展现了湖羊生长速度快的优势,在8月龄时体重显著高于同期藏系绵羊,也保留了藏系绵羊适应高寒环境的部分特性,表现出良好的抗逆性和杂交优势,在那曲高寒牧场具备推广的广阔前景。”
那曲市农牧业(草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主任张勇介绍,接下来,科研团队将持续跟踪杂交羊的各项生产数据,开展系统的生产性能测定与评估,进一步优化杂交组合。同时,还会加强杂交技术推广,通过举办牧业技术培训班、打造典型示范户等方式,提高牧民参与度和技术应用水平,让科技成果在更大范围内落地生根。
《中国科学报》 (2025-07-09 第3版 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