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箭发射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讯(记者李思辉 通讯员焦思勤)5月17日,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搭载“地质一号”等6颗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其中,“地质一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地质行业小卫星,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天仪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浙江省地质院等单位共同研制。该卫星将为地质环境监测、矿产资源分类及成矿靶区预测等应用场景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遥感数据支撑。
项目总工程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王力哲介绍,“地质一号”卫星在可见-近红外波长范围内,主要针对水、土、矿、植被等几大要素,实现不同地质环境要素的精细光谱监测;在短波红外波长范围内,可强化地质行业光谱谱段的信息获取能力。
专家介绍,“地质一号”卫星在国内首次实现了410~2480纳米地质探测谱段集中精细设计,总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基于分色及分光镜的三独立焦面集成技术、像元级滤光片镀膜技术、卫星轻小型低成本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中国科学报》 (2025-05-19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