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zgkxb/images/2025/2/2025213621236681.jpg)
▲有双巧手的“天问”系列机器人与观众握手。
![](/upload/zgkxb/images/2025/2/2025213621236680.jpg)
▲高大强壮的“劳动者”系列机器人。柯皓/摄
■本报记者 李思辉
能说、能走、能跑、能跳、能冲你笑……日前,湖北举行“楚才”系列人形机器人展示会。10款人形机器人亮相,湖北“新春第一会”科技感十足。
“楚才”系列人形机器人分别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学东团队,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汉团队,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胜团队,以及武汉光谷华汇科技有限公司黄强团队研发。
高大强壮的“劳动者”
“楚才”系列人形机器人中的“劳动者”系列,由陈学东团队与武汉格蓝若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劳动者”身高1.8米、体重95公斤,双臂强壮有力、能举起百斤重物,是目前国内最高大、最强壮的人形机器人。但它并不笨拙,反而行动敏捷,能够潇洒自如地直走、转向和后退。
《中国科学报》注意到,“劳动者”实现了一项重要技术突破——让机器人和真人一样直膝行走。专家介绍,这种行走姿态是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要探索目标之一。
陈学东表示:“‘劳动者’不仅拥有国际领先的负重能力和动态控制能力,还配备了智慧大脑,能够与人进行互动。直膝行走技术的实现,使其在国内外相同自重的机器人中处于领先水平。”
爱冲你笑的“荆楚”
如果人形机器人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还能冲人微笑,是不是更让人喜欢?“荆楚”人形机器人就做到了。
“荆楚”由丁汉团队研制。该机器人下肢采用行星滚柱丝杠驱动,具有低能耗、长续航优势,搭载了华中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具有20个自由度的仿生类人头部和高灵敏度电子皮肤,能够实现视、听、触等多模态融合感知和表情交互。通过3D面部扫描和面部建模技术,“荆楚”还能定制形象,提供情绪价值。
丁汉介绍,目前团队已初步实现了机器人微笑、悲伤、惊讶等典型表情的展现,未来将持续优化,努力达成更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
据了解,该团队研发的另一款“神农”机器人,能够在多种复杂的地面自适应行走,在受到外部推拉扰动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运动控制能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下一步,“神农”和“荆楚”有望携手,既服务于智慧医疗,如配送和分拣药物、搬运医疗器械、在病房提供服务和陪护,又广泛应用于装配制造等工业场景。
有双巧手的“天问”
“我是土生土长的湖北人!”湖北“新春第一会”现场,刘胜团队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天问”向观众挥手致意,并进行自我介绍。
据介绍,“天问”一号有38个自由度,仅灵巧手的自由度就高达7个,能如人手般单手抓握一个苹果,是目前国际上最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刚柔耦合灵巧手。
灵巧手是最能体现人形机器人技术复杂度的核心零部件。“天问”的灵巧手能够以合适的力度对不同尺寸、材质、形状的物体进行抓取,这为其在服务业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目前,“天问”灵巧手正在小批量生产。
专家介绍,未来“天问”将应用于商业零售、智慧康养、工业生产、教学科研等场景。目前已有部分超市、餐饮企业表达了合作意愿。
摔倒后能站起来的“楚宝”
身高1.6米、体重60公斤的“楚宝”是武汉光谷华汇团队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它能够紧随操作员的口头指令,灵活奔跑、前进,并在完成任务后准确返回原位,即使意外摔倒也能自主站起,继续执行任务。
据团队负责人黄强介绍,“楚宝”具备走、跑、跳、摔、滚、爬等多种运动模式,其高动态运动控制算法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除了这款人形机器人,团队还研制出一系列核心零部件产品。其中,无框力矩电机突破了国际技术封锁,形成了多样化的产品线,在体积、重量和输出扭矩等方面均领先国际其他同类型电机。
黄强介绍,未来“楚宝”系列人形机器人将主要面向公共安全、特种作业,如边防巡逻、消防救灾等场景,完成一些高风险、高难度任务,以其独特优势为守护人民安全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报》了解到,人形机器人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领域之一,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此前,湖北省组织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进行科研攻关。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未来湖北人形机器人“楚才”大军将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上有更多出色表现。
《中国科学报》 (2025-02-13 第3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