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遗传学》
男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新基因座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John S. Witte研究团队对392522名男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了新的基因座,并提高了对祖先群体的预测能力。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遗传学》。
研究人员对296754名男性进行了PSA水平的多祖先全基因组关联研究;96.5%的参与者来自百万退伍军人计划。研究人员鉴定出318个独立的全基因组显著变异,其中184个是新的。荟萃分析发现和复制确定了447个变异,其中111个是新的。
全基因组多基因风险评分解释了PSA的样本外方差,欧洲血统为11.6%至16.6%,非洲血统为5.5%至9.5%,西班牙裔/拉丁裔为13.5%至18.2%,亚洲血统为8.6%至15.3%,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与未调整的PSA水平相比,中年基因调整的PSA水平与总体和侵袭性前列腺癌的相关性更强。
该研究强调了从代表性不足的人群中纳入比例更多的参与者如何改善PSA水平的遗传预测能力,为个性化前列腺癌筛查提供了支撑。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4-02068-z
《自然-化学》
合成的生物分子凝聚物增强活细胞中靶mRNA的翻译
美国杜克大学的Ashutosh Chilkoti团队合成了生物分子凝聚物,增强了活细胞中靶mRNA的翻译。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化学》。
该团队设计了一个凝聚体,其主题是一个RNA结合蛋白、人类Pumilio2同源结构域(Pum2)和一个合成的内在无序蛋白、一个弹性蛋白样多肽(ELP),可以结合和隔离靶mRNA转录物。在原始细胞中,靶mRNA的隔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翻译。相反,在大肠杆菌中,隔离相同的靶mRNA会增加其翻译。小组描述了Pum2-ELP凝聚系统主题显微镜、生物物理和生化分析以及RNA测序。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合成生物分子凝聚物调节靶蛋白的表达,从而调节细胞功能。
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生物分子凝聚体是细胞调控转录后基因表达的一种途径。它们的形成通常涉及内在无序的蛋白质与目标mRNA的相分离,将mRNA隔离到液体冷凝物中。这种隔离通过调节翻译或促进RNA加工来调节基因表达。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57-024-01706-7
《癌细胞》
脂联素减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导的炎症而不阻断抗肿瘤免疫
德国弗莱堡大学的Robert Zeiser团队的一项研究发现脂联素减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导的炎症而不阻断抗肿瘤免疫。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癌细胞》。
通过比较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治疗,研究组发现体外光诱导后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得以保留,但糖皮质激素、TNFα阻断和α4β7整合素抑制会降低抗肿瘤免疫功能。局部脂联素的产生通过减少结肠中促炎T细胞的频率而引起组织特异性效应,同时保留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发育。一项涉及14名患者的前瞻性1b/2期试验显示,ECP相关毒性较低。所有irAEs的总有效率为92%;结肠炎特异性完全缓解率为100% 。所有患者经ECP治疗后糖皮质激素剂量均可减少。
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诱导的结肠炎患者中,ECP-脂联素轴降低了肠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激活和减少了CD4+IFN-γ+ T细胞,但没有证据表明抗肿瘤免疫丧失。研究人员发现脂联素是一种免疫调节分子,可以控制ICI诱导的irAEs,而不会阻断抗肿瘤免疫。
研究人员表示,在接受ICIs治疗的癌症患者中,irAEs的发生率高,需要停止相关治疗。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ccell.2025.01.004
《美国化学会志》
配体结构影响Au13纳米簇生物活性和光物理性质
加拿大女王大学Cathleen M. Crudden团队报道了配体结构对N-杂环卡宾(NHC)保护的Au13纳米簇生物活性和光物理性质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NHC保护的金纳米簇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光致发光性,非常适合荧光成像和光动力治疗应用。
该研究中,研究人员报道了两种具有π扩展芳香体系的双NHC保护的Au13纳米簇的合成。根据π扩展芳香体系的位置,研究人员观察到簇中配体壳结构的变化,并能够将刚性的增加与荧光量子产率的增加相关联。密度泛函理论分析表明,两种合成的Au13纳米簇都是8电子超原子,但在最低未占单电子态的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
从定性上讲,这意味着在基本能隙上激发和衰减的机制不同。研究人员进行了稳定性和光物理研究,以获得两个团簇的发射寿命和光学纯度。他们在体外使用共聚焦显微镜在人上皮癌细胞中证实了纳米簇的主动细胞内摄取,测得活性氧物种的产生效率为7%。癌症细胞中的高团簇稳定性、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和有效的细胞摄取表明,这些纳米团簇具有作为高效和可调纳米医疗平台的潜力。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21/jacs.4c12072
《中国科学报》 (2025-02-13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