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熙熙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20
选择字号:
大脑感知母语和外语具有跨语言共性

 

图片来源:Pixabay

本报讯 一项研究发现,大脑在听到熟悉和陌生的语言时会有相似的反应。这项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理解大脑如何处理语音,并有望指导未来的语言学习和康复训练的方式。

研究人员在11月20日出版的《自然》上报告了这一成果。

所有口语都有一些相同的声学-语音特征,如元音和辅音,但这些声音组合成词语的方式却各不相同。此前的研究发现,大脑颞上回区域在语音感知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科学家并不清楚颞上回处理熟悉和陌生语言的方式是否一致。

在这项研究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Edward Chang和同事招募了34名讲西班牙语、英语或普通话的受试者,并在其聆听母语语句和陌生外语语句时记录了他们的脑活动。

研究人员发现,大部分脑活动都来自颞上回,而且对于熟悉和陌生的语言具有相似性。不过,在听到一种熟悉语言时,脑信号对于词汇相关特征的反应会增强,如词边界(词头和词尾)和词频。例如,在讲西英双语的受试者中,这些信号对两种语言都会增强。

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大脑处理不同语言的基本语音的方式相同,但经验能将这些语音组合成词。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学一种新语言很难,这是因为你不仅要听辨声音,还要学会如何组合它们。

研究人员表示,未来的研究将探索在其他脑区以及对音乐等技能是否也有类似的效应。(赵熙熙)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748-8

《中国科学报》 (2025-11-20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车上喝饮料不洒了?“黑科技”水杯来了 超加工食品正将年轻人推向前驱糖尿病
地下“社交网络”帮作物“传递情报” 乙烯可正向调控棉花耐冷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