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 Engineering 发布时间:2025/11/19 11:07:34
选择字号:
FASE 亮文解读丨中国农大田旭教授团队—解开坦桑尼亚“粮仓”地区儿童生长悖论:家庭粮食生产的影响  

论文标题:Unraveling the paradox of child growth in Tanzania’s breadbasket regions: impact of household food production

期刊: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 Engineering

作者:Mosses LUFUKE, Xu TIAN

发表时间:27 Jun 2025

DOI:10.15302/J-FASE-2025645

微信链接:点击此处阅读微信文章

中国和非洲食物系统转型:经验、教训和未来方向

Food systems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and Africa: Experiences, Less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Volume 12 · Number 4 · December 2025

专 栏 文 章 介 绍

· 第三篇 ·

▎论文ID

Unraveling the paradox of child growth in Tanzania’s breadbasket regions: impact of household food production

解开坦桑尼亚“粮仓”地区儿童生长悖论:家庭粮食生产的影响

文章类型:Research Article

发表年份:2025年

第一作者:Mosses LUFUKE1,2

通讯作者:田旭3

Email: tianxu@cau.edu.cn

作者单位:1. 坦桑尼亚多多马大学经济学院;2.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Cite this article :

Mosses LUFUKE, Xu TIAN. Unraveling the paradox of child growth in Tanzania’s breadbasket regions: impact of household food production. Front. Agr. Sci. Eng., 2025, 12(4): 688-701 DOI:10.15302/J-FASE-2025645

· 文 章 摘 要 ·

坦桑尼亚的粮食供应高度依赖其“粮仓”地区 (BBRs) 的农作物生产。尽管这些地区在国家农业中占据核心地位,但2018年全国营养调查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悖论:儿童发育迟缓与严重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的五个地区,均位于这些“粮仓”地区内。本文旨在探究这一悖论的深层成因。研究利用2017–2018年全国家庭预算调查、2020–2021年全国综合劳动力调查及2020–2021年全国面板调查的数据,通过工具变量概率单位模型评估家庭农作物生产对儿童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证实,“粮仓”地区儿童的发育迟缓风险高于非“粮仓”地区儿童。总体而言,农作物产量越高,儿童发育迟缓风险越低,年龄别身高Z评分 (height-for-age z-scores,HAZ) 也越高;但这些益处在非“粮仓”地区比在“粮仓”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农作物产量增加与家庭膳食多样性提升呈正相关,不过这种相关性在“粮仓”地区同样较弱。这些结果表明,除粮食可获得性外,膳食行为、家庭层面条件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上述悖论的出现,这提示我们需要开展更加细致的政策讨论。

· 文 章 亮 点 ·

1. “粮仓”地区儿童的生长发育比非“粮仓”地区儿童更易受到影响。

2. 农作物产量提高可降低非“粮仓”地区儿童的发育迟缓风险,但对“粮仓”地区儿童无此作用。

3. 农作物产量提高有助于改善非“粮仓”地区儿童的年龄别身高,但对“粮仓”地区儿童无此作用。

4. 农作物产量增加与非“粮仓”地区家庭膳食多样性提升相关。

· Graphical abstract ·

· 研 究 内 容 ·

▎引言

坦桑尼亚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部门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约31%,支撑着约75%人口的生计。值得注意的是,该国80%的作物生产集中于粮食,体现了其农业的自给性特征。尽管坦桑尼亚农业潜力巨大,但气候和地形差异使得某些地区特别适合作物生产,尤其是谷物种植。然而,在考察作物生产与营养关系时出现了一个悖论:虽然提高作物产量通常被视为改善营养的关键,但2018年全国营养调查显示,儿童发育迟缓和严重营养不良率最高的五个地区——琼贝、鲁夸、伊林加、松圭和鲁伍马——均位于主产区之内。这一发现与早期研究认为作物产量提高直接关联营养改善的结论相矛盾。

本研究旨在通过考察家庭粮食生产对儿童生长的影响,解析坦桑尼亚作物生产与儿童发育迟缓之间的悖论。具体而言,研究探讨了家庭作物生产如何影响儿童生长状况,并区分了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家庭的区域差异。同时,研究检验了两种潜在机制:家庭膳食质量和母亲就业状况的影响。研究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严谨评估国家营养调查中观察到的悖论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二是探索该悖论的可能解释。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整合了三个全国性调查数据:2017–2018年家庭预算调查、2020–2021年劳动力调查及2020–2021年面板调查,以覆盖儿童生长指标、膳食多样性和母亲工作时间等关键变量。核心分析采用工具变量probit模型和两阶段残差包含法 (2SRI),以土地所有权作为作物生产的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通过倾向得分匹配 (PSM) 控制区域异质性后,进一步构建交互项模型,检验粮仓与非粮仓地区作物生产对儿童发育迟缓 (二元变量) 和年龄别身高Z评分 (HAZ) 的差异化影响。此外,通过泊松IV回归和IV回归分别验证“母亲工作时间延长”和“膳食多样性降低”两个假设。

▎结果

1. 描述性统计与区域差异

描述性统计显示,主产区儿童发育迟缓率 (44.2%) 显著高于非主产区 (33.4%),HAZ评分也显著较低 (表1)。主产区作物产量平均高于非主产区,家庭收入较高但规模较小,女性户主比例和城市化水平也较高。

表1 描述性统计

倾向得分匹配分析进一步证实,主产区儿童面临显著更高的发育迟缓风险,且作物产量比非主产区高出约50% (表2)。这表明尽管主产区作物生产水平更高,儿童生长结果却较差。

表2 粮仓地区与非粮仓地区儿童生长状况及作物产量差异——倾向得分匹配 (PSM)

2. 作物生产对发育迟缓风险的影响

通过工具变量概率模型分析,发现作物生产与主产区状态的交互项边际效应显著为正,说明作物生产对发育迟缓的正面影响在主产区比非主产区更强。整体上,作物产量增加与发育迟缓概率降低相关,但在主产区,产量增加反而导致发育迟缓概率上升13.2%,而在非主产区则下降104%。控制变量中,儿童年龄、家庭规模和户主婚姻状况与发育迟缓风险正相关。

3. 稳健性检验:HAZ结果

使用2SRI模型分析HAZ的结果与发育迟缓模型一致 (表3)。作物产量增加显著提高儿童处于健康HAZ等级的概率,并降低处于各营养不良等级的概率。然而,作物生产与主产区状态的交互效应虽方向一致,却未呈现统计显著性,表明作物生产对HAZ的积极影响在两区域间无显著差异。

表3 作物生产对儿童年龄别身高Z评分 (HAZ) 的影响:有序probit模型结果

4. 潜在机制探究

为解释主产区儿童生长较差的现象,研究检验了母亲外出工作时间和家庭膳食多样性两种机制。

对于母亲工作时间,IV回归结果显示,作物生产与主产区状态的交互项边际效应不显著,且分区域估计中作物产量对女性工作时间的影响均不显著 (表4)。这表明作物生产并未显著影响母亲外出工作时间,该机制无法解释悖论。

表4 作物生产对母亲外出工作时间影响的工具变量回归结果

对于家庭膳食多样性,IV-Poisson回归结果显示,作物生产与主产区状态的交互项边际效应显著为负,表明在主产区,作物产量提高与较低的膳食多样性相关。分区域分析显示,非主产区作物生产对家庭膳食多样性评分 (HDDS) 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主产区的影响虽为正但不显著。这意味着主产区的农业商业化与专业化可能限制了膳食多样性的提升,从而影响儿童营养。

▎讨论

本研究揭示了坦桑尼亚粮食主产区存在的令人担忧的悖论:尽管这些地区农业生产力高,儿童发育迟缓率却更高。作物生产对营养的积极影响主要在非主产区显著,在主产区则较弱甚至相反。这与主产区农业高度商业化、作物专业化以及市场导向的生产模式密切相关,可能导致家庭膳食多样性不足。

研究结果挑战了“农业工作减少母亲育儿时间”的假设,未发现作物生产对母亲工作时间的显著影响。同时,主产区作物生产与膳食多样性关系不显著,进一步凸显了农业生产力与儿童健康之间联系的复杂性。

这些发现说明,仅提高粮食生产不足以改善儿童营养状况,需同时应对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因素,如饮水条件、家庭结构和妇女照顾能力等。在推动农业专业化与市场化的过程中,需注意贫困地区食物市场不发达可能导致区域性粮食短缺,专业化种植可能影响农民膳食多样性,进而影响膳食质量。政策制定应注重营养敏感性干预和社区发展,以确保儿童健康的公平改善。

· 结 论 ·

本研究强调了坦桑尼亚粮食主产区作物生产与儿童生长结果之间的悖论关系。尽管这些区域对国家粮食供应至关重要,其儿童生长结果却较差,尤其是发育迟缓率更高。作物生产增加通常与儿童营养改善相关,但这种积极效应仅在非主产区显著。

研究未发现母亲外出工作时间是导致悖论的主要机制,但证实主产区作物生产对膳食多样性的提升作用较弱,可能与农业商业化及专业化有关。因此,政策制定需超越单纯提高产量,致力于解决影响儿童福祉的深层社会经济问题,包括饮水可及性、家庭资源分配和妇女权益等。未来研究需通过更有针对性的调查和更全面的数据,进一步探索作物—营养悖论的其他潜在路径。

《前沿》系列英文学术期刊

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学术期刊,于2006年正式创刊,以网络版和印刷版向全球发行。系列期刊包括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四个主题,是我国覆盖学科最广泛的英文学术期刊群,其中12种被SCI收录,其他也被A&HCI、Ei、MEDLINE或相应学科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系列期刊采用在线优先出版方式,保证文章以最快速度发表。

中国学术前沿期刊网

http://journal.hep.com.cn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车上喝饮料不洒了?“黑科技”水杯来了 超加工食品正将年轻人推向前驱糖尿病
地下“社交网络”帮作物“传递情报” 乙烯可正向调控棉花耐冷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