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14
选择字号:
震后8年九寨沟生态恢复显著

11月7日至13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副主任付碧宏带领的科研团队,与九寨沟世界遗产管理局联合开展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和野外实地科考活动,利用多套多旋翼无人机和多类型载荷,开展无人机遥感综合监测和卫星遥感解析结果的野外验证。

综合监测评估显示,经过8年自然恢复,辅以人工治理,九寨沟遗产地震后生态恢复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九寨沟遗产地的植被率由震前的83.35%降至震后的79.64%,随后逐步回升,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升至80.91%、81.68%和82.12%,总体呈现低植被覆盖区面积显著减少、中高植被覆盖区比例上升,植被覆盖稳定性增强的特征。

左图为团队通过多机协作飞行采集数据,右图为无人机监测到的熊猫海植被生态景观恢复状况。

本报记者高雅丽报道,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供图

《中国科学报》 (2025-11-14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九寨沟震后八年生态恢复成效显著 arXiv将不再接受计算机科学综述
科学网2025年10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从寒到暖,热木星为何要越过“雪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