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辉 江珊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22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找到植物共享传粉者内在机制

 

本报讯(记者李思辉 通讯员江珊)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物繁殖生态学团队在云南香格里拉选取了一个具有120余种虫媒开花植物的高山草甸群落开展研究,揭示了隐藏在传粉网络中的植物间间接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英国生态学会《生态学杂志》。

中国横断山脉地区是全球公认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在这里的高山草甸群落中,一季开花的植物超过100种,传粉昆虫多达数百种。面对如此繁盛的生态景观,一个有趣的问题浮现出来:这些植物是如何共享传粉者资源,从而实现稳定共存的。研究团队收集了近7000次昆虫访花记录,测量了93种焦点植物和258种传粉昆虫的功能性状,并系统构建了膜翅目和双翅目传粉者网络,以及涵盖所有植物和传粉者的整体网络。

研究结果显示,植物间间接相互作用无处不在,其出现频率约为植物-传粉者直接相互作用的6倍。这些隐形联系显著增强了网络嵌套性。这种结构模式使依赖少量传粉者的特化植物能够与吸引众多传粉者的泛化植物共享访问者,有效减少了竞争,维持了群落的高度多样性。进一步分析表明,植物自身特征在间接相互作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该研究表明,传粉网络并非简单的成对互动集合,而是由复杂的间接通路支撑的精密生态网络。物种的消失不仅削弱直接互动,还会破坏它为其他植物搭建的间接联系。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11/1365-2745.70184

《中国科学报》 (2025-10-22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完成在轨测试 新型光电神经网络架构让光电计算精度更高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向上生长”的芯片,突破摩尔定律限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