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瑞颖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6-21
选择字号:
中国商业航天拉近现实与梦想的距离

 

■本报记者 田瑞颖

“深空探测是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在近日于北京举行的2023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大会暨第二届中关村商业航天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指出,对于深空探测,“月球探测是起点,火星探测是重点,小行星探测是热点,行星际穿越探测是亮点”。

大会上,中国商业航天员选拔、空天往返、太空旅游、航天助力乡村振兴百县千村发展等引领性项目首次发布。普通人的“飞天梦”不再遥远。

商业航天将迎投资热潮

“商业航天作为航天领域的新兴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壮大。这不仅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带来巨大潜力。”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理事长齐国生说。

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邹洪认为,航天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目前全球商业航天市场呈井喷式增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独角兽企业逐渐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卫星商业应用的需求带动了全球商业航天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此外,商业航天还催生了新的太空经济形态,引发人们对商业航天更多应用场景的探索。

北京市在商业航天领域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也在努力成为全国商业航天价值发掘和政策出台的先行者。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汪剑波透露,目前,北京市“南箭北星”产业布局初步形成。

北京丰台区已形成千亿级规模的航天航空产业集群,其中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已突破28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东高地和云岗为代表的航天产业策源地,以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为主、覆盖全区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层空间法研究所所长高国柱表示,在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我国在2015年后迎来了商业航天企业创业的高峰。

他认为,民营商业航天企业面临的营商环境将不断改善,资本市场将迎来一波民营航天企业的上市热潮。

湖北长江航天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运生分析了我国商业航天投资的现状。他认为,从市场需求端看,不论是长期的星际移民、探矿或月球基地建设,还是中期的太空旅游、近期的空间信息应用都具有很大空间。

在他看来,得益于前期的国家资本市场改革,尤其是科创板的出现,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被注入了资金活力。

欧阳自远表示,月球表面有丰富而稳定的太阳能,月壤中气体的氢、氦、氖、氩、氮等资源,尤其是核聚变燃料3He等都可以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除了月球,他还指出很多小行星也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

欧阳自远指出,应推动建设月球科研站,并希望更多国家加入月球科研站的建设,为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构建新时代商业航天标准化生态

“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构建新时代商业航天标准化生态,架设融合发展之路,是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常委卿寿松表示。

他认为,商业航天标准的定位是发挥方向标、助推器、红绿灯和通行证的作用,通过标准的规范作用,构建安全监管和质量提升的基础,保证商业航天生态有序运行,推动商业航天公司间的合作。

卿寿松指出,商业航天的发展要注重产业链供应链的标准化建设,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标准的建设,推动商业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航天基础资源的综合应用。

高国柱表示,目前我国商业航天的定位仍不清晰,政策呈现分散化和试点化的倾向,统筹规划尚存在协调不足和协调困难的情况。

在他看来,未来我国商业航天政策将呈现出逐步深入细化的特点,商业航天企业准入门槛将不断降低,规范性文件主要采用部门联发的形式,其适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公开性和透明性也将大大增强。

普通人的“太空梦”

随着中国商业航天员选拔、空天往返、太空旅游等项目在会上发布,我国商业太空旅游大门正式开启。

会上成立了太空运输及空间应用联合发展中心(以下简称联合发展中心)。作为商业航天产业的“链主”,联合发展中心将带动运载火箭研发、航天器研发、火箭卫星测控等上下游产业链稳定发展。

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龙开聪介绍,按照“先载物、后载人”的总体思路,联合发展中心实施方案分为“三步走”,即发展太空搭载-发展太空货运-发展太空旅游。

龙开聪表示,在发展太空旅游方面,将建设亚轨道旅游基地,亚轨道太空旅游技术成熟后,将提供常态化亚轨道旅游服务;开展轨道太空旅游飞行试验,飞行技术成熟后提供轨道载人旅游服务。

在会上,中国首批航天员兼教练员李庆龙揭秘了“航天员是怎么炼成的”。他透露,一名合格的航天员要在4年内进行八大类、百余科目、数千个单元的训练。

“我希望跟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一起,从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中选拔,让他们实现太空旅游的梦想。”李庆龙说。

《中国科学报》 (2023-06-21 第3版 领域)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新模型预测电池衰减轨迹 科学家发现草原极端干旱“密码”
科学网给您拜年了!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捕捉到蓝色恒星群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