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鸟类史》,[英]德里克·亚尔登、翁贝托·阿尔巴雷拉著,周爽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年11月出版,定价:98元
■周爽
每次带女儿去动物园,小朋友最喜欢的便是园子里各种各样的鸟:不论是笼养的还是野生的,不论是蹦蹦跳跳的灰喜鹊还是黑的大乌鸦,即使是吵吵闹闹的夜鹭,或是总是离家出走的斑头雁,都是她的心头好。小丫头每次都蹑手蹑脚地挪过去,高兴地看好半天。鸟儿飞走了,她还恋恋不舍地目送它们远去。
古往今来,无论中外,鸟类都给人类带来了无数的梦想与灵感。从地史时期到可预见的未来,从神秘宗教到市井生活,鸟类的身影比比皆是。
热河生物群灰白色的石板中,乌黑的鸟类化石,在诉说着遥远的火山爆发;梅塞尔油页岩中的鸟类遗骸甚至不吝“告知”自己的食谱。新石器时代的壁画和陶罐、人类聚集地遗址中发现的带有刀割痕迹的鸟类遗骸,无一不彰显着早在那个时代,人类就开始了对鸟类的采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对人类来说,鸟类不再只是一种食物,它们是狩猎时的帮手,是中世纪上流社会人士彰显身份的道具,是作家笔下曼妙的精灵,更是鸟类学家重要的研究对象。
读书的时候,我曾经整理过标本馆内周口店发现的鸟类标本。零零碎碎的骨骼放满了好几个柜子,里面只有一些简单的标签和描述,它们还没有来得及被仔细研究。与保存完好的、蕴含更多信息的标本相比,它们确实很不起眼,可能还需要更多关注。在世界范围内,考古学遗址发现的鸟类残骸得到的待遇也大多如此。
专门从事脊椎动物学研究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退休教授德里克·亚尔登注意到了这一点,为了引起鸟类学界对于相关考古学信息的重视,他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考古学系教授翁贝托·阿尔巴雷拉合作,用4年时间完成了这部《英国鸟类史》。
本书分为8章,时间跨度从侏罗纪到现代,地域上覆盖整个英国群岛,涉及古鸟类鉴定、种群分布、栖息环境、地理分布、鸟类动物群与生境变迁、鸟类与人类文明演化的交互影响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英国的鸟类历史。
书中以大量且力求准确的证据为支撑,从文化、经济、政治及民俗等多角度切入,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可读性和趣味性,即便是对鸟类不那么感兴趣的人,也可以在其中获得有趣的发现。
比如,化石爱好者可以看到鸟类化石的鉴定掌故,喜欢英国文学的人可以看到莎翁关于鸟儿的描述,对宗教感兴趣的人可以看到对神秘仪式的探寻,而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则可以在书中看到英国历史的变迁。
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插图和地图,以及丰富的以表格形式展示的数据统计,给读者以更加直观的印象。尤为难得的是,本书结尾部分还列有详细的附录,对中更新世以来发现的英国鸟类的历史记录进行了全面总结,包括发现地点、层位以及数量,并附拉丁文学名,这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小型的数据库。
作者将英国鸟类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乏有趣的细节。比如,物种灭绝带来的鸟类名称的转移对后人造成的困扰,鸡从哪里来(驯化的开始),以及上流社会的装饰品与鸟类数量的关系等。
其中我个人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地名中的鸟类。书中总结了英国各处与鸟类有关的地名,从中还得出了很多有趣的规律。
这类地名通常具有生态意义,如鹤与泉水或沼泽相连、鹰则与悬崖和山谷相系。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古英语和现代英语的区别,另外还要小心人名和鸟类名称的混淆。这些复杂的因素相互影响,要想找出地名中的鸟类,就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抽丝剥茧,最后找到真相,而这一过程就像猜谜游戏一样有趣。尚不知道国内是否有人做了相关研究,我想我国带鸟类的地名,应该也蕴含着一些同样的意味吧,从中或许能感受到环境变化。
我刚拿到原书时,着实有些惶恐。这本书涉猎古生物学、考古学、生态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内容之丰富、知识面覆盖范围之广,让学古生物专业的我面临挑战。翻译过程中,查找了很多资料,专业问题咨询了不少相关人士,这些都使我获益良多。如果我浅陋的翻译可以让更多人接触到这本书,继而愿意关注鸟类,关注我们周围的小生灵,那努力便是值得的。
(作者系《英国鸟类史》译者、《古脊椎动物学报》高级编辑)
《中国科学报》 (2023-12-22 第3版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