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英剑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0-10
选择字号:
就职典礼上,哈佛首位黑人女校长提出四个问题

 

■郭英剑

9月29日,美国哈佛大学举办了新校长就职典礼。

去年6月8日,该校第29任校长劳伦斯·巴科宣布,他将在今年6月辞去校长一职,回归教学轨道。经过半年海选、遴选并征询各方意见,去年12月15日,哈佛大学董事会宣布,时任该校文理学院院长克劳丁·盖伊将成为哈佛历史上第30任校长。

这一任命创造了历史——盖伊成为该校历史上首位黑人(也是首位有色人种)校长。值得注意的是,哈佛大学的校长遴选一般需要一年左右时间,其间要经过无数次争论,甚至引发舆论关注。而此次盖伊的任命却几乎是在不声不响中进行的,仅5个月时间就确定了下来,也没有引发争论与热议。这也是该校近70年来校长遴选委员会选任时间最短的一次。

盖伊今年7月走马上任。按照哈佛习俗,要在新学期为新校长举行就职典礼。这一天定在了9月29日。

从学霸走来的大学校长

盖伊的父母均为海地移民。其童年主要在纽约度过。少年时,盖伊就读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所私立寄宿学校,并在高中毕业后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经济学。1992年本科毕业后,盖伊进入哈佛大学政府管理学院。1998年博士毕业时,其博士论文获得政治学最佳论文奖。

博士毕业后的盖伊在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担任助理教授,继而成为终身副教授。2006年,她被哈佛大学聘为政府管理学教授,并于次年被任命为非裔美国研究教授。2015年,她同时被任命为政府、非洲和非裔美国研究教授以及文理学院社会研究系主任。3年后,她被任命为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

在此职位上,盖伊主要负责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业。其工作的着力点包括4个事项——增加教师的多样性、增加学生的跨学科研究、鼓励教授之间的合作,以及促进教师参与大学社区的工作。

新冠疫情暴发的2020财年,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报告亏损1580万美元。盖伊宣布该院的核心是学术,她承诺将扭转亏损的局面。很快,2021财 年文理学院报告盈余5100万美元。

2022年底,在被选为候任校长后,盖伊度过了忙碌的几个月,并在其准备就职前作出了一些重要人事任命,包括确定自己的幕僚长、任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临时院长,以及延长哈佛神学院院长亨普顿的任期。

6月底,盖伊任命了自己在文理学院的继任者——哈佛大学有机和进化生物学以及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霍皮·霍克斯特拉。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她正式就任的前两天,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高等教育招生中的平权法案。虽然盖伊在公开视频中承诺,该校将继续坚定地努力培养多元化的学生群体,但我们不难预测,未来哈佛大学以及所有美国高校都将面临巨大挑战。

正是在这样的艰难时刻,盖伊就任了哈佛大学历史上第30任校长。

讲好哈佛故事

哈佛大学的校长就职典礼在校园的中心地带——三百周年庭院举行。来自世界18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代表前来庆贺。

仪式当天,哈佛所在地——剑桥小城,阴雨连绵,时而大雨滂沱。就职典礼往往时间超长,平时人们可以耐着性子,等待新校长的就职演说,但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等待并非易事。而当身着哈佛校长传统的黑色前扣长袍的盖伊走到演讲台前时,她先打趣道:“现在终于轮到我了,对吗?”

在感谢完亲人与前辈后,盖伊说,大约4个世纪前,在距离她现在所站的位置不到400码的地方有4个奴隶——泰特斯、维纳斯、比尔拉和朱巴,他们都在哈佛大学校长的居所生活和工作,因为他们是哈佛大学校长的私有财产。

“我的故事不是他们的故事。我是来自海地移民的女儿。但我们的故事,以及更多开拓者的故事,与这所高校悠久的排斥历史,以及克服排斥的漫长历程联系在一起。”盖伊说。

她说:“那些跨越了几个世纪、跨越了不可能的距离、敢于创造不同未来的人们所具有的集体勇气,让我站在了你们面前的这个舞台上。我带着‘第一’的分量与荣誉说一句‘我是哈佛大学校长克劳丁·盖伊’。”

盖伊强调,这种集体的勇气也是今天我们需要反思的——这所大学的勇气包括排除万难的决心、质疑世界的现状、想象并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这是哈佛大学的使命。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我们不断重新致力于中心目标,以新的愿景和活力推动人类进步。而且,正如每一代人都必须相信自己的时代一样,这些任务从未如此紧迫。

“为什么”是学术生活的基础

接着,盖伊在将近30分钟的演讲中提出了4个问题。她说哈佛必须有勇气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为什么(Why)、为什么不(Why not)、为什么在这里(Why here)、为什么是现在(Why now)。

盖伊说,我们向世界提供什么,将取决于哈佛的勇气,同时也是我们的勇气。我们能否提出两个推动自身工作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不,也取决于我们是否有勇气自信地回答另外两个问题——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是现在。

盖伊说,哈佛是一个不断提问“为什么”的地方。“为什么”包括科学突破、档案发现、新的艺术形式、身体和社会疾病的新疗法等。因为“为什么”,人们才可以拨乱反正,颠覆传统智慧。“为什么”是师生走向发现并相互挑战,从而推动理解力和洞察力更上一层楼的方式。这个简单的询问是学术生活的基础。

盖伊强调,在理想情况下,我们不需要鼓足勇气去问为什么。但正如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所说,坚持问为什么,会与那些可能更喜欢“观点的安慰而非思想的不适”的人发生冲突。坚持问为什么,就是放弃安静的安全感、闲聊的轻松感、回声室的满足感。不断问为什么的目标不是舒适,而是知识。知识改变生活。知识就是我们的目的。

她进一步说到,了解世界的渴望促使我们问“为什么”,而改善世界的希望则迫使我们问“为什么不”。“为什么不”是对行动的号召,是去做看似不可能事情的愿望。为什么不改善医疗保健?为什么不缩小学前教育与成人学习之间的差距?为什么不在各方面应对气候危机?问“为什么不”让我们一次次看到,即使成功似乎遥不可及也要勇于冒险。要有合作、倾听、妥协、成长的勇气。我们要以不同方式将想象力和才能结合在一起。

盖伊说:“当我想象哈佛建校400周年纪念日(距今13年后)时,看到了一个以全新、扩展的方式在我们和社会间建立联系的大学。人们会问‘为什么不’,就像他们急切地问‘为什么’一样——为什么不通过我们的学术、推广和合作伙伴关系,改善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为什么不通过我们的教育计划,接触到尽可能多的人?为什么不向世界开放我们的书籍、物品和文物宝库?”

“当我们鼓起勇气问‘为什么不’、将新的思维方式与新的行动方式结合起来时,就扩大了哈佛的可能性,可以使哈佛延伸到各地,从而为世界做更多的事情。”盖伊说。

面对挑战要勇于行动

盖伊进一步表示,我们要培养那些敢于问“为什么不是我”(Why not me)的人。这个简单的问题可以引发深刻变化。这最终引导我们明白“为什么在这里”,以及“为什么是现在”。

盖伊提出,哈佛拥有强大的求真和行善能力,充满改变个人生活和社区前景的巨大潜力。这意味着问“为什么”“为什么不”还不够。

她说,哈佛负有特殊的责任——有责任培养自由社会所必需的规范和价值观,确保知识不仅在师生间自由流动,而且向所有公民自由流动,使他们能作出明智的决定;有责任探索、定义和帮助解决社会最棘手的问题——反对暴政、贫困、疾病和战争;保护地球及人类免受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有责任识别人才并将其带到哈佛,无论他原本身处何处……

盖伊强调,对这些责任表达敬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将其付诸实践却并不容易。因为它们可能会引起某些人的不适,甚至会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激发冲突。

“不适感会削弱我们的决心,但此时恰恰是我们必须鼓起勇气成为哈佛人的时候。”她说,足够热爱真理,就能应对寻求真理和讲真话的挑战。

盖伊继续指出,当然,我们无法独自完成这些事情。但大学可以与社会团体、政府机构合作,通过共同努力、帮助他人成长的方式实现上述目标。

“‘为什么是现在’,因为‘现在’需要我们,这样才能让‘以后’有战斗的机会。”盖伊说,我们正处于对各种机构的信任度下降的时刻。人们可以无休止地获取信息,但在相信谁、相信什么上却存在怀疑和冲突。美国政治的两极分化导致“维持现状”比“务实合作”更受欢迎。同时,地球变暖、社会不公在加剧,下一次流行病迫在眉睫。“如果不是现在,那会是何时呢?”

盖伊强调,重建公众对高等教育使命和大学的信任并不容易。部分原因在于我们要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和错误,并以开放的精神转向外部——以勇敢和令人振奋的抱负迎接一个充满怀疑和不安的社会,这体现在当下进行的研究以及对学生的培养中。

盖伊说,有勇气难,让勇气不间断则更难。然而,勇气也是随处可见的。勇气是一种性格,它不会发牢骚,不会抱怨,不会绞尽脑汁,更不会假装风险和挑战不存在。

“勇气要求我们面对恐惧并下定决心。”她说,在当下的世界,我们必须坚守自身目标。我们不是保卫象牙塔,而是努力建设一个向所有人开放的阶梯、一条向上的道路。“不仅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数十亿人。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踏入哈佛校园,但他们的生活却可能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向前迈进一步。”

盖伊指出,如果要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建设更美好的世界,高等教育是最好的基础。“不是因为我们完美,而是因为我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因为不完美,我们留下了改进的空间,留下了超越我们今天梦想的空间。”

《中国科学报》 (2023-10-10 第3版 大学观察)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新生开学,导师:8点要做,3点不要做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