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雪芹  陈胜伟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6-2
选择字号:
浙江农林大学
揭示香榧对纳米塑料污染物响应机制

 

香榧树及果实 吴家胜供图

本报讯(记者崔雪芹 通讯员陈胜伟)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吴家胜团队利用多组学联合分析,研究了香榧对纳米塑料的反应,揭示萜烯类和类黄酮的生物合成在转录、蛋白和代谢等不同水平受到了纳米塑料影响,为森林植物对纳米塑料的反应提供了新见解。近日,相关成果刊发于《危险材料杂志》。

微纳米塑料是一种新兴污染物,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陆地生态系统已成为一个相对活跃的微纳米塑料富集场所。目前,纳米塑料的危害研究主要集中于海洋水生生物和淡水藻类,关于纳米塑料对高等陆生植物尤其是对森林植物的影响,研究相对有限。

吴家胜团队利用多组学联合分析研究了香榧对纳米塑料的反应,发现纳米塑料促进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等的积累,诱导了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活性。纳米塑料影响了香榧光合作用,降低其体内铁、硫、锌等元素的含量,大量差异代谢物被非靶向代谢组学鉴定出来。

纳米塑料的处理对香榧一系列化学和遗传因子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纳米塑料在小RNA、转录、蛋白和代谢水平影响了香榧萜烯类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2.129181

《中国科学报》 (2022-06-02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气候变化使欧洲热浪更“致命”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