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研究发现降水变率将随气候增暖而增强 |
全球湿润区异常降水将更频繁 |
本报讯(记者崔雪芹)近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张文霞等与英国气象局学者合作,以“降水变率将随气候增暖而增强”为题在《科学进展》发表文章指出,随着气候增暖,全球湿润区在因总降水增多而变得更为湿润的同时,降水在时间上的分配也将变得更为不均匀,干湿时期间的波动将更为剧烈。
降水变率是指降水事件可能的波动或振荡范围,变率越大,异常降水发生越频繁、气候的不均匀性越强,极端事件也越强,对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大。
该研究利用英国气象局参数扰动大样本集合模拟和预估试验结果,研究了从天气到年际尺度的多尺度降水变率对全球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天气尺度到月、季节内和年际等各个时间尺度上,降水变率均将随全球增温而增强。降水变率的变化在全球呈现出非均匀分布特征,其增强主要发生在气候态湿润区,因此降水变率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湿区的变率更为剧烈”。
全球增温1℃,全球平均的降水变率将增加约5%,这一速率约为平均降水变化的两倍。
在物理机制上,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简约的动力诊断方法,发现降水变率的增强由增温所引起的大气水汽含量增加起主导作用,且该热力作用在全球较为均匀。
其次,水汽和环流共同变化的非线性作用也使得降水变率增加,这与垂直上升运动和凝结潜热释放之间的反馈有关。动力作用则使得降水变率减小,这是由增暖背景下环流变率减弱导致的。
“结合降水平均态和变率的变化,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更全面的描述和研究降水变化型式的方式。全球约有2/3陆地将面临‘更湿润且波动更大’的水文状况(即降水平均态和变率均增加)。此外,分别约有16%的陆地面积将面临‘更干且波动更大’(即平均降水减少但变率增加)和‘更干和波动减小’(即降水平均态和变率均减少)的状况。” 张文霞说,这几类典型的降水变化型式的划分,对于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f8021
《中国科学报》 (2021-08-04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