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翊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2-30
选择字号:
在时光深处拣拾历史
——王乃彦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心得

采集小组在王乃彦当年奋斗的地方——青海原子科学城。

采集小组与王乃彦(左三)合影。

采集小组来到王乃彦当年就读的中学——福州第一中学。

■谢翊

记得2018年一个春日的早晨,阳光明媚,我如约敲开了王乃彦院士位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办公室的门。我们的话题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开始,慢慢进入与共和国命运紧密相连的时光隧道……那个上午,历史与我是那样的近,又是那样的自然。在聆听中,我似乎感受到了另一种明媚的阳光——那是奋斗的阳光!

临走前,王乃彦送了我一本新出版的书——《亲历者说“氢弹研制”》,并从书中摘取部分文字念给我听:“口述历史不是为哪一个人树碑立传,而是记录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经历和感受。对于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恰恰可以通过不同个体的感受来反映事件的奇特之处。尤为重要的是,访谈者有可能从讲述者那里获得未知的真相,获知更加成熟的经验和教训。”他是该书所记录的亲历者之一,这段话饱含了他对我们采集工作的殷殷期望。

在此后的日子里,我们追寻王乃彦的人生轨迹,拣拾散落在岁月长河中的历史片断。时光并未远去,细节依旧鲜活……

福州追寻之旅

2021年4月,我们奔赴福州,踏上了王乃彦的出生、成长之地。

这座始于唐开元十三年的城市,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还是中国近代海军摇篮。1935年11月21日,王乃彦出生在福州市北后街十七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时战火已经燃烧,是年11月2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救国宣言》。

1940年9月,英德爆发空战,日本加入德意日轴心国,日军多次空袭福州。那年,4岁多的王乃彦进入福建省沙县师范附属小学学习,该校为躲避战火而搬迁。

我们从《沙县志》中了解到,沙县设立于东晋义熙年间,其称呼始见于唐武德四年。学校的校史则在沙县实验小学旧址的石碑以及《沙县志》中得以查明。校名多次变更,由1919年的“崇实初小”、1937年的兴义战时“国民学校”、1942年的省立“沙师附小”,到1957年改名为“沙县实验小学”并沿用至今。学校最初的地址在城关东门的真武庙,当年教授课程有公民、体育、国语、社会、自然、算数、劳作、美术、唱游等10种……这些历史记载与口述访谈相互印证,详细而真实。

王乃彦的初中就读于福州市立初级中学,也就是今天的福州市第三中学,他是1946年9月进入这所创办于1942年的学校的。该校曾用名“福州市立中学”“福州市立第一中学”,1952年6月更名为“福州市第三中学”后沿用至今。

对于这段历史,王乃彦在采访中谈及当年用矿石做收音机时仍感兴奋,还建议现在的学校教育千万别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在这次福州采集中,当我们来到福州市第三中学蘑菇云的铜像前,我庆幸自己经历了一场意义特别的追寻之旅。

1949年9月,福州解放一个月,13岁的王乃彦考入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该校的建校时间可追溯到1817年的“凤池书院”——“凤池迹古,正谊堂空,焕然今日大黉宫。巍巍我福中……”百年名校,钟灵毓秀。

在采集中感受最深的是学校档案保管得很好,让我们有幸查到了王乃彦1951年至1952年的成绩单,极为珍贵,颇具史料价值和展示价值。他在高中期间还参加了土改并被评为“一等土地改革模范工作者”,这对他未来的人生之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福之州,文脉绵延”,在王乃彦的故乡,在不同时间、纬度回望历史,我似乎看到,命运之神一直垂青这个怀揣梦想的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王乃彦在这里就读的学校都校史悠久、变迁繁复,我们经过多方探寻、深度挖掘,到档案馆、图书馆、地方志办等搜集到许多重要资料。其间,采集小组得到了福建省科协、沙县科协、福州一中、福州三中等单位的鼎力支持,让我们的采集资料更加详实准确。

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

探讨一个人的成长之路,不能不重温当年的时代历史背景。

1952年9月,16岁的王乃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是年10月3日,英国在澳大利亚沿海的一艘船上试爆原子弹成功。1955年,我国作出建立和发展中国原子事业的战略决策,在全国重点大学中挑选99名三年级学生到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技术物理系前身)学习核物理专业(时称“北大6组”,代号“546”),王乃彦是其中之一。

在宏大的叙事背景之下,个人往往是很渺小的,但个人命运却又是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956年8月,王乃彦投身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是中国核科学的发祥地),被分在中子物理研究室(二室)工作,组长是钱三强。彼时,周恩来总理刚刚审定了我国科学发展十二年规划,该规划描绘出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宏伟蓝图。服从国家需要、和平利用原子能技术,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干劲十足,跃跃欲试。原子能事业筑巢引凤,欣欣向荣,一切都充满着勃勃生机。

1959年12月,24岁的王乃彦经钱三强推荐,奔赴苏联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中子物理实验室工作。王淦昌比他提前三个月到达。在那里,王乃彦遇见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弗朗克院士。

“并不是我说的每一句话都对。”那段时间,弗朗克经常到实验室查看实验记录、看完后会问些问题,王乃彦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弗朗克的这句话。这种对科学问题的严谨态度,影响了王乃彦的一生,也让他深感幸运。他庆幸自己在科学研究初期遇见了人生最重要的两位导师——王淦昌和弗朗克。

1965年6月,在杜布纳工作6年后的王乃彦回到祖国,在国家需要人才的关键时刻施展才干,把自己融入到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浪潮中。

在金银滩重温历史

回国后的王乃彦被调往原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简称九院,现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

1965年夏天,29岁的王乃彦来到了青海省海晏县西海镇海拔3000多米的金银滩草原,参与氢弹的原理试验工作,主要负责核武器试验中近区物理测试和中子测量,任核测试组长。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王乃彦记忆中,一次次地穿着笨重的防护服、戴着防毒面具和安全帽从卡车爬上爬下,一次次地搬运大量铅砖搭建各种中子探测设备屏蔽室,500米、1000米、1500米的地下工号,探头对准爆心,六个试验目标保证测量……“那时我很年轻,干劲十足,天天都睡在办公室。晚上干到十一点多,把铺盖往办公桌上一铺就睡,早上再把铺盖一卷就开始工作,办公室与宿舍合二为一。那次试验,我印象最深的是搬铅砖,因为测量中子要用铅砖做屏蔽体。几大卡车的铅砖运过来,一块铅砖重四五公斤左右,一只手可以托起两块铅砖。” 这是《王乃彦讲述氢爆试验往事》中的片段。

多年之后,我们踏上了他曾经奋斗过的这片热土——青海的原子城。50多年沧桑巨变,那段轰轰烈烈的历史早已写入史册。隐姓埋名、踽踽而行,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激荡人心。

重温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历史,我们热泪盈眶:1956年1月,我国与苏联协商原子能工业技术援助,是年6月苏联拒绝提供模型图纸资料;1960年8月苏联撕毁协议、撤掉专家,中国核事业自此踏上自力更生的奋起之路;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爆炸,我国的核事业发展迈入了新的征程……不畏挫折、敢为人先,不断试错、勇于担责,在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从原子弹到氢弹,科学家们不懈努力,突破瓶颈,终于实现了“从无到有”。他们留下的“两弹”精神何等可贵!

钩沉湮灭的历史碎片

天道酬勤,荣誉纷至——1993年,王乃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4年获世界核科学理事会全球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2015年在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颁“终身成就奖”,同年获得“十大科学传播人”荣誉;2016年荣获中组部、中宣部、中国科协等九部委联合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十二五’实施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被中宣部授予“2019北京榜样”年度特别奖;2020年获中国核工业功勋荣誉……

翻阅王乃彦学术成长中的一本本证书、一部部书籍、一张张照片、一堆堆资料、一篇篇论文,我仿佛看见,光阴的故事里有风雨彩虹,有不为人知的勤奋执着,有超出常人的强大内心。

在王乃彦几十年离开与坚守、转型与突围的人生历程中,曾遭遇过数不清的困难与挑战,但他的人生目标却始终清晰坚定——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直至今日,耄耋之年的他依旧身体力行奋斗在科研一线。

在时光深处拣拾历史——福州、北京、苏联、青海、绵阳;福州实验小学、福州三中、福州一中、北京大学;钱三强、王淦昌、弗朗克;原子弹、氢弹……采集之旅中,往事渐渐变得鲜活、具体,“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史料为历史研究之原料,口述访谈是一种稀缺的记忆资源。以挖掘和抢救史料为急务,尽可能全面、完整地搜集、整理、完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中所形成的资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传主学术成长的记忆拼图,这是采集小组的职责。而挖掘传主身上所蕴藏着的别人无法复制的科学家精神和生命中不为人知的非凡时刻,意义更为深远。

宏大的历史叙事,常常被浓缩于一幅幅颜色暗淡的老照片、一个个时间定格的历史瞬间,或是一个丰富的表情、一个实验爆破的场景、一个平凡生活的画面,这使我们在领略浩荡奔腾历史大潮的同时,能看清其中一朵朵浪花泛起的涟漪。

翻开传主的相册,那是一个科学家的个体记忆,也是一个家庭的时代记忆,更是一个单位的集体记忆——以小故事讲述大历史背景下的个人奋斗,以小细节呈现大时代中的科学家精神,让百年历史风云通过记忆、历史、传承,穿越时空,与我们对话。

历史是灼灼灿烂的,未来在殷殷召唤。“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恢弘的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叙事篇章,已经逐渐渗进我们工作中的细枝末节,早已介入年轻的生命。

钩沉湮灭的历史碎片,总有一种感动激励我们前行——以家国天下为己任、不计个人得失、专注科研、责任担当奉献,是老一辈科学家的特性。恰百年风华,奋斗正当时。新时代的年轻科技工作者,你们准备好了吗?

(作者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报》 (2021-12-30 第8版 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开发纳米孔糖测序新策略 即将发射!SpaceX猎鹰火箭的竞争者上线
看这座国家太空实验室有多不一般 拥抱不确定性,把脉太空碎片演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