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虚杰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21
选择字号:
低眉信手续续谈 说尽心中无限事

■杨虚杰

《岁月如歌话人生》,苏青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定价:58元

写作对现代人来说是件奢侈的事,我们处在一个文辞和意象都趋于贫乏的时代。经常会发出“现在的人怎么都不会好好说话、自主表达”的感叹。

不用说,这对于经常写公文、批公文、写项目书、读项目书的人来说尤其难。作为长期担任领导工作,现任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副馆长的苏青来说是如何做到的呢?

最近,他出版了随笔集《岁月如歌话人生》,除了文章,每篇文中还有两首他创作的诗或词。

从这些诗词中或许能看出些端倪。党建工作、关心老干部和年轻人的工作,甚至出访、考察工作,他都可以用诗词表达出来,最重要的是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是令人敬佩的事情,也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

《执政根基力量源》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你靠谁在台,初心可曾改?权为民所用,人民把你爱。

今天,能够袒露自己的心迹是多么难得。

他还结合自己的工作,把国际博物馆日、全国科技馆日等写入诗词中,别具匠心。写作的奢侈源于写作者的真诚,在作者笔下,家事国事天下事,都以赤诚之心来体验、去书写。

我曾与科普作家金涛等作家、学者交流,怎么才能写出好看的文字。对于表达的审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不同。受制于现在手机阅读“屏”对“书”的取代,很多媒体人开始研究针对“屏”的受众的写作特点,但不变的是,遣词造句永远是文章写作的基本元素。

有位大家曾说,若一个中国人没有好的古文阅读功底,就别指望写出好的文章。我的理解是,中国传统文化由意蕴丰富的汉字构成,成为我们写作的源泉。

我很惊讶苏青呈现出的对汉字娴熟的运用以及运用的热情。印象很深的有两点,一个是藏头诗,一个是对联、挽联等。

古代文人的雅好之一应该是将文字“玩”于极致。这对文字训练不够的当代人来说很难。

苏青供职的中国科技馆,某团员活动有28位团员入选“十佳青年”候选人,他将每个人的姓名中的一个字嵌到一首诗中,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平日里,无论是下属远行还是结婚生子,他都以富有趣味的对联或者诗歌相送。而他文字运用的功力从本书的篇名中也可看出。

他在后记中回忆,因受到喜爱古典诗词的父亲影响,故从小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当然也有来自母亲的外国文学的影响)。写诗赋词,是全家人的雅好。多年以前,我还看过他们家人自写自编的《苏氏诗集》。

作者是“60后”“理工男”,这样的文字素养实不多见。有两件事可以证明其对传统文化的“真爱”。

在他主政中国科协的学术期刊《科技导报》时,期刊开设了猜谜专栏,很多是他自己出的谜面,据说引来一批爱好者。另外就是他担任科普出版社社长时,一次招聘面试,问一位来自某重点高校的学生喜欢读什么课外书,这位面试者也许觉得说《水浒传》能够过关,殊不知我们的作者能够追问细节,最后竟是出现了比较尴尬的场面。

诗言志,诗也体现一个人的情趣。其实我们课本上的唐诗宋词,多是“壮怀激烈”,但阅尽世事后,更多读到的是他们的悠闲和散淡。

我记得应该在几年前,作者开始为一些熟悉的、有过交往的科学家或者作者写藏头诗。比如林群院士、刘嘉麒院士、王麦林先生、金涛先生等,也记录与他们交往的趣事。

《意气风发老顽童》是写中国科技馆老馆长王渝生在某年愚人节“捉弄”作者的故事,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也写出“老顽童”日常的机智与诙谐。

有一首写到林群院士仗义无私,替作者出面化解工作难题等,都如读章回小说,起伏跌宕,妙不可言。

不仅写大专家,也写平凡人,带有烟火气息的日常人生,更显一个人的品味。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本书的内容为作者在《科普时报》开设的每周一期的专栏文章。很难想象,工作繁忙的作者,需要花费多少业余时间来完成每周的任务。很多文章都有一定的时效性,除了文中创作的诗词,还需要考证许多背景资料。

有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让我印象颇深。作家叶永烈去世后,作者在当期决定写此主题,在短短的一个周日上午即找到出版社的几位同事,反复核对资料,几易其稿。同事在被他“麻烦”的同时,也看到他的认真、执着,感叹他付出的心血。

作者比较早地开设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携诗远行”,很多文章都发在公众号中,限于篇幅,也限于成书的要求,有一些非常好的文章没有收录在书中,好在现在找来看都是很容易的事情。

2010年至2015年期间,苏青担任科普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时,我有幸调到该社,作为手下,一起近距离工作了5年。到2020年又有幸为这本书做了点编外工作。倏忽相识了20余年,期待他也相信他今后会有更出彩的作品。

《中国科学报》 (2021-01-21 第7版 书评)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