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21
选择字号:
其他候选新闻条目
(按发布时间顺序排列)

 

科学家首次发现铁磁量子临界点证据

浙江大学教授袁辉球团队等首次在纯净的重费米子化合物中发现铁磁量子临界点,并观察到奇异金属行为,相关成果3月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这是科学家首次在一个纯净的铁磁材料体系中发现量子临界点存在的确凿实验证据,并且观察到了与高温超导体相似的奇异金属行为:当温度趋于绝对零度时,低温电阻随温度线性变化,比热系数随温度对数发散。这一发现打破了人们普遍认为铁磁量子临界点不存在的传统观念,并将奇异金属行为拓展到铁磁量子临界材料中,为量子相变研究开辟了一个新方向。

科学家首次发现精神分裂症精准诊疗

生物学标记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蒋田仔和刘冰团队联合国内外多个团队的研究人员,突破了精神疾病诊疗仅依赖症状的经验判断这一瓶颈,利用多组学信息和人工智能方法,成功建立精神分裂症精准诊疗模型。研究团队首次发现脑内纹状体环路功能异常是精神分裂症精准诊疗的生物学标记,利用这一生物学标记不仅可对个体病患的纹状体病理性功能损伤进行定量化评估,而且可进行精神分裂症的精准诊断和个体化疗效预测。该影像学标记已在多个影像中心及多种人群的精神疾病患者中得到独立验证。研究成果3月23日发表于《自然—医学》。

研究揭示一线抗结核药物精确作用机制

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饶子和院士团队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解析了分枝杆菌关键的阿拉伯糖基转移酶复合体EmbA-EmbB和EmbC-EmbC的“药靶—药物”三维结构,首次揭示了一线抗结核药物乙胺丁醇作用于该靶点的精确分子机制,为解决结核病耐药问题、研发新型抗结核药物奠定了重要基础。4月24日,该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科学》。目前,研究团队正全力推动抗结核新药的研发,加快基础研究成果转化。

科学家揭示我国史前南北方人群遗传联系

5月15日,《科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团队主导、多家单位参与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团队成功捕获并测序了多个古人类个体的基因组,依托先进的古DNA技术,揭示出南方大陆人群与北方大陆人群的遗传联系,而且证实了南岛语系人群的中国南方起源,填补了东方尤其是中国地区史前人类遗传、演化、适应的重要信息缺环。这项成果对于探索中国史前人群的迁徙历史、遗传格局及内部融合过程,对于明确现今主要生活在中国台湾及太平洋岛屿等地的南岛语系人群的祖先来源,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重离子治疗系统正式投入临床治疗

6月6日,“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重离子治疗系统在武威正式投入临床治疗技术新闻发布会”在西安召开。武威重离子中心装配了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治疗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于2020年4月1日正式开诊。重离子治疗技术具有副作用小、疗程短、疗效好的特点,对大部分实体肿瘤有很好的疗效,是一种精准、高效和安全的先进放射治疗方法。据介绍,该项目的成功建设,实现了世界最大型医疗器械的国产化,使我国成为继日本、德国、美国之后全球第四个实现重离子治疗肿瘤的国家,打破了多年来国外重离子技术垄断,实现了我国在最大型医疗设备临床应用方面的历史性突破。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

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6月21日在磁浮试验线上成功试跑,标志着我国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研发取得重要突破。在磁浮试验线上,试验样车首次进行系统联合调试,开展了多种工况下的动态运行试验,运行状态良好,各项关键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达到设计预期。此次试验样车成功试跑,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运行的突破,获取了大量关键数据,高速磁浮系统及核心部件的关键性能得到了初步验证,为后续高速磁浮工程样车的研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按照计划,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样车在2020年底下线,形成高速磁浮全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科学家揭示肺腺癌分子全景

《细胞》7月9日发布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谭敏佳研究员团队联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贺福初院士团队等7家研究团队绘制的大规模临床肺腺癌蛋白质组草图。这是首次大规模、系统性构建的肺腺癌蛋白质全景图,并发现了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的分子特征,特别是发现了中国人群肺腺癌两个主要基因突变人群的蛋白质分子特征。研究工作历经6年,利用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肿瘤生物学、病理学、临床医学等不同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对103例临床肺腺癌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进行了蛋白质组的深度解析,该工作对于深入了解肺腺癌病理机制、发现药物治疗靶点以及制定更精准的肺腺癌治疗方案等具有科学研究意义。

8个“放大镜”接力模拟出宇宙全尺度暗晕清晰图像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领衔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采用一项全新的多重放大模拟技术,在当前标准宇宙学模型下,首次获得了宇宙中全尺度暗晕内部结构的清晰图像。研究成果9月2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暗晕即暗物质晕。研究人员耗时5年,借助超级计算机,获得了从类似地球质量大小到巨型星系团大小的暗晕的清晰图像,跨越20个数量级。据悉,在宇宙中一个典型区域进行这一超级放大模拟,需要利用8个“放大镜”接力去放大,其放大程度相当于在一张月球表面的图片上找到一只跳蚤。计算机模拟的超级“放大镜”让研究人员得以详尽地研究不同尺度暗晕的形成、演化以及内部结构。研究发现,不同质量的暗晕具有极为相似的内部结构,即中心致密,往外逐渐稀疏。这些新发现将帮助科学家验证关于暗物质本质的假设——暗物质可能并不是“完全黑暗”。

我国首台超导回旋加速器研发成功

9月21日,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超导回旋加速器质子束能量首次达到231MeV。这是继美、德联合项目之后,世界上第二次自主研制紧凑结构超导回旋加速器。研究人员成功将连续质子束加速到这一能区,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小型化、高剂量率超导回旋加速器核心技术,进入国际并跑行列。该加速器体积小、功耗低、束流强度高,每秒连续加速7200万个质子束团,更适用于快速调强扫描治疗,打破欧美在小型化精准放疗装备领域的垄断,实现我国超导回旋加速器设备国产化,有望大幅降低高昂的治疗费用。该加速器还可直接用于宇航器件、核心芯片和集成电路研发,并带动空天粒子束应用的轻量化加速器发展,进一步开拓我国质子科学研究和应用新领域。

第三代甲醇制烯烃技术通过鉴定

11月9日,第三代甲醇制烯烃(DMTO-Ⅲ)技术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与当前已经工业化的技术相比,DMTO-Ⅲ技术的经济性显著提高,在反应器尺寸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烯烃的产量从每年60万吨增加到115万吨。DMTO系列技术开辟了以非石油资源生产低碳烯烃的新路线,开创并引领了煤制烯烃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缓解石油资源供应紧张局面、促进煤化工与石油化工协调发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来源于相关单位)

《中国科学报》 (2021-01-21 第2版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