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高雅丽)1月18日,中国科协发布《“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将实施四类23项重点任务,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打造“科创中国”品牌增值版。
据悉,自2020年启动“科创中国”品牌建设以来,中国科协已围绕19个省(区、市)区域产业需求,遴选建设了首批26个试点城市(园区),组建了百余个新型协同组织。
按照“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中国科协将打造要素集成、开放融通的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全面集成科协系统资源、建设资源衔接站点、围绕产业链应用场景升级“问题库”“项目库”“人才库”、设立工程技术“应用案例库”、推出知识服务系列产品、发布“科创中国”榜单、实现平台专业化运营等重点任务,2021年实现系统内资源“应连尽连”,2022年重点拓展外部资源对接协同,2023年重点开展数据挖掘与应用增值服务,推动创新主体、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在建设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枢纽方面,“科创中国”将建设区域创新枢纽城市、助力创新枢纽城市培育带动型产业、服务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推出技术服务与交易系列活动,2021年要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中择优推出8个左右的创新枢纽城市,2022年建设50个左右的试点城市(园区),逐渐拓展创新枢纽城市范围,2023年打造一批产业聚集程度高、产业带动力强、具备区域代表性的创新枢纽城市。
《中国科学报》 (2021-01-20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