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如今不允许渔民在海上丢弃垃圾了。图片来源:JASON ALDEN
两年前,一项弃鱼禁令在欧洲水域全面生效,旨在减少过度捕捞、杜绝浪费。但近期发表于《海洋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该政策却带来了相反的结果。为了消除业界的担忧,监管机构大幅提高了捕捞配额,同时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豁免权,使得这项政策举步维艰。
德国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渔业科学家Rainer Froese并未参与该研究,在他看来,研究结果充分显示了“改革后的欧洲渔业政策的良好意图是如何遭到破坏的”。
欧洲弃鱼禁令是在2013年由欧洲议会通过的,此前一些厨师和环保组织对弃鱼行为感到愤怒。渔民在拖网捕鱼时,为了在船舱里留出更多空间放置像比目鱼这些价值更高的鱼类,有时会将同时捕获的低价值鱼种,如鲽鱼,扔回海中。通常这些被扔回海中的鱼最终也难以存活。监管机构当时还要求渔民丢弃未成熟的鱼,尽管这些鱼也不太可能继续存活和繁殖。
弃鱼禁令要求船只将所有捕获物运回港口,意在鼓励渔民选择性捕捞。比如避开不受欢迎鱼种聚集的海域或季节,也可以使用改进的渔具以捕获较少的低价值鱼。
掌握上述策略和安装新的渔具需要时间,因此渔业官员通过增加船只可运回港口的鱼类配额以补偿渔业界。
但根据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渔业管理局的报告,渔民和渔场在鱼类配额增加的前提下,依然非法弃鱼,这就导致更多的鱼被杀死,这对鱼类的可持续性是一种威胁。
渔业生物学家Lisa Borges在这项研究中指出,自2015年以来,欧洲每年的鱼类配额平均比科学建议高出36%。2019年和2020年的配额通胀率甚至更高,分别达到了43%和50%。
专家表示,总而言之,鱼类配额继续超过科学家建议的水平,意味着欧盟没有实现到2020年结束过度捕捞的目标,如果相关负责人只是颠覆、歪曲禁令,那么它永远不会起作用。(徐锐)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93/icesjms/fsaa200
《中国科学报》 (2021-01-15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