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7-14
选择字号: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发现内耳干细胞调控新机制

 

本报讯(记者黄辛)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李华伟、李文妍临床科研团队发现内耳干细胞调控可促进毛细胞再生新机制,为耳聋治疗带来新希望。该研究论文近日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干细胞》。

耳聋在我国是第二大致残疾病,其中70%是感音神经性耳聋,主要由于内耳毛细胞的损伤和缺失所导致。哺乳动物的毛细胞一旦损伤不能够再生,是导致疾病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因此“激活毛细胞再生促进听觉功能修复”一直是感音神经性耳聋生物学治疗领域的研究难点和热点。

为此,研究人员发现细胞外基质的机械物理作用能够上调内耳前体细胞中的机械转导信号RhoA,诱导细胞骨架F-actin重聚,促使效应分子YAP的入核激活,上调Wnt信号通路,进而促进内耳前体细胞的增殖,首次揭示“YAP为中心”的相关信号轴在内耳前体细胞增殖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内耳毛细胞再生提供了潜在的干预靶点。

专家表示,这项研究对进一步有效调控内耳干细胞扩增、促进毛细胞再生、重建内耳感觉上皮结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治疗带来新希望。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stem.3175

《中国科学报》 (2020-07-14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