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卜叶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6-16
选择字号: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发现冬季大气氨浓度存在“早高峰”

 

本报讯(记者卜叶) 近年来,氨气被认为是我国雾霾形成的重要推手,但是氨排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潘月鹏课题组,分析了河北香河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冬季的大气数据后发现,当地大气氨浓度小时均值在0.8到483.3ppb(十亿分之一)之间,平均16.7±19.7ppb,远高于国内外其他站点冬季观测结果。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大气环境》。

研究人员表示,冬季大气氨浓度的日变化存在明显早间峰现象,推测其与早间露水蒸发有关。冬季不同月份间氨气浓度的差异主要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生物质燃烧也有影响,而酸性前体物浓度的变化并不是氨气浓度月际差异的主要原因。

目前,大量的卫星遥感观测和地基联网实验表明,华北平原已经成为全球氨排放的热点区域。由于霾污染经常发生在小时~天尺度,传统的被动采样观测数据难以满足秋冬季霾污染生消过程研究的精细化需求。早在2016年,潘月鹏课题组就注意到了霾污染研究的精细化需求,开始利用高频光腔衰荡光谱技术在华北地区开展氨气联网观测实验。

潘月鹏表示,高频测量数据将增进人们对华北大气氨变化特征及其在大气污染中作用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的模拟精度,为大气氨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估和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atmosenv.2020.117630

《中国科学报》 (2020-06-16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