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阳
今年这份“最短”政府工作报告中,8个字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这句话原本是指疫情影响之下,要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为企业减少负担,为市场注入活力。但我们相信,“青山”与“未来”的涵义,远不止于此。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带领全国人民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雄伟长城。在疫情危机最严重的几个月里,不管是武汉“壮士断腕”般的悲壮封城,还是全国“自我隔离”式的自觉配合,都是为了尽可能保住人民生命健康这座最大的“青山”。
现阶段,中国的疫情防控已经走入下半场,少了至暗时刻的那份紧张和酷烈,我们未来面临的将是一场更为漫长、同样艰难的战斗。全国战疫的主战场,已从医疗一线的抢救生命,转移到各行各业的复苏、重振和释放潜能上。
战场转移,青山不移。“生”命、“生”活、“生”产、“生”意……民生在哪里,青山就在哪里。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才是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危机、迎向美好未来的根本保障。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中国古人最朴素的经验与智慧。如今,这份传统智慧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守住生命的青山,赢得幸福的未来;守住经济的青山,赢得富裕的未来;守住科技的青山,赢得先进的未来——每一个恪尽职守的中华儿女,都奋战在祖国的青山上,共同赢取民族的未来。
《中国科学报》 (2020-05-26 第4版 两会)